娃哈哈再出重磅消息。针对有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9月12日正式向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职务”一事,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娃哈哈官方渠道求证:属实。
这一变动距离她全面接棒仅过去约一年,同时也意味着这场治理权调整已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截至10月10日,企查查显示的工商信息中,宗馥莉仍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

商标合规争议与“娃小宗”的独立野心
回溯今年2月,宗馥莉曾推动387件“娃哈哈”核心商标从集团划转至其掌舵的食品公司,试图厘清权属历史遗留问题并强化控制权,但这一动作在国资股东占比46%的“三足持股”格局下遭遇阻力。尽管商标整合受阻,但她早在2月就开始启动新商标注册事项,通过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密集申请“娃小宗”“宗小哈”等新商标,覆盖食品、饮料等全品类。
有分析认为,宗馥莉放弃娃哈哈集团治理权,可彻底摆脱国资股东与旧体系的制约,全力运作自有品牌“娃小宗”。该品牌归属宏胜旗下,无需受制于娃哈哈集团股东会,相当于为她掌控的关联企业开辟了“独立战场”,其此前推动的人事改革、数字化布局,或已为新品牌铺路。
娃哈哈仍有多重难题待解
股权结构层面,国资股东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控持股46%,将在后续管理层任免中掌握主导权,而职工持股会24.6%的份额可能成为平衡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宗馥莉的离任给娃哈哈留下多重待解难题。从业绩看,她任内推动娃哈哈2024年营收重返700亿元巅峰,瓶装水、AD钙奶等单品增长强劲,但新品孵化仍未破局,高度依赖传统品类。治理的稳定性、数字化改革、终端攻坚等战略能否延续,成为市场最大疑虑。
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变动再度暴露家族企业接班的深层矛盾,宗馥莉的改革试图打破“路径依赖”,但其主导的经销商大清洗、核心业务体外划转和团队“去元老化”等激进动作已引发老员工抵触。
有食品产业分析师指出,娃哈哈的商标价值仍在,但消费者年轻化需求倒逼品牌创新,而“娃小宗”若想复制成功,需突破渠道、供应链的资源壁垒。接下来,无论是娃哈哈的管理层补位,还是宗馥莉的新品牌首秀,都将决定这场“传承大戏”的最终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