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1 00:38:30 股吧网页版
冲刺时刻,东北第一城再被“点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两天,刚刚北上履新辽宁省委书记的许昆林赴大连调研,“点题”大连更好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当好东北振兴“跳高队”。

  在冲刺万亿GDP城市的关键当口,大连也被赋予了新的期待。

  作为东北“经济第一城”,大连2024年GDP达到9516.9亿元,距离万亿目标仅一步之遥。一旦完成“破门”,大连将成为东北地区首个万亿城市。

  对此,大连也是雄心勃勃,年初将“力争经济总量迈入万亿城市行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年中又部署“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全力以赴向目标迈进。

  如今,省级层面再提“带动示范”与“跳高队”,对于大连意味着什么?大连又将如何完成新的升级?

  冲刺

  “跳高队”,顾名思义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能够起到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支撑区域发展的城市。

  如当地媒体所言,长三角一体化的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北京等城市,都承担着“跳高队”的角色,新时代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亦是如此,必须要有“跳高队”发挥顶梁柱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连势必要“打头阵”。

  近年来,全国万亿城市密集“破门”,GDP总量已占到全国的40%左右,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0年,佛山、福州、泉州、济南、西安、合肥、南通等7个城市晋级,万亿城市俱乐部扩容至23个;

  2021年,东莞完成突破,万亿城市俱乐部扩容至24个;

  2023年常州、烟台破门,万亿城市俱乐部扩容至26个;

  2024年唐山入列,万亿城市俱乐部扩容至27个。

  但地域广阔的东北地区,至今未能等来自己的万亿城市。

  放眼整个东北,2024年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GDP分别为9516.9亿元、9027.1亿元、7632.19亿元、6016.3亿元,今年有望完成历史性破门的只有大连。

  全国范围内,大连与温州、徐州一道,被外界视为今年最有希望晋级的“准万亿城市”,距离万亿目标只差临门一脚。三座城市今年上半年“集体起跳”,GDP增速分别达到6.0%、6.0%、6.2%,增速居经济总量30强城市前列,都铆足了劲开启冲刺模式。

  今年7月,在大连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大连市委书记熊茂平强调,要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再次吹响大连冲击万亿城市的号角。

  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大连经济的底盘。2024年,大连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分别达到32.1%和56.3%,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

  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35个集群中3个来自辽宁。其中,大盘绿色石化集群和沈大工业母机集群中,大连都是核心载体之一,在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可见一斑。

  这也是大连在东北率先向万亿城市“起跳”的底气所在。今年上半年,大连二产增加值增速达到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5%,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

  而根据最新数据,今年1—8月,大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速进一步提升,其中石化、装备制造、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7.1%、17.8%、42.9%,表现十分亮眼。

  “大连既是沿海城市,又是副省级城市,东北老大的地位已经持续多年,而且有望成为东北唯一的万亿城市,引领作用将会进一步强化。”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牛凤瑞认为,大连有能力、有潜力来担负“跳高队”的重任。

  动力

  在此次调研中,许昆林先后走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兴岛园区、恒力集团、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辽港集团新港商务大厦、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的RCEP服务中心等点位,港口和开放是其中重要聚焦点。

  他强调,大连要立足打造东北海陆大通道,主动对接腹地,深化共建共享,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港航贸一体化,推动港产城融合,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海洋经济。

  他还指出,大连要充分发挥自贸区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创新资源高效聚集、产业能级加快跃升,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因海而生,向海而行。这是大连的内在基因,也是过去多年城市发展与产业肌理形塑的重要逻辑。当前,石化、装备制造、造船和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也无一不渗透着海港对大连的深刻影响。

  2024年11月,国务院批复《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大连 “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城市性质,承担着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使命。

  不久前,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联合发布的《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2020—2024》显示,2024年我国共有7个港口位居十强,其中,大连港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在国内仅次于洋山港和福州港。

  大连港,不仅是辽宁的大连港,更是东北地区的大连港。

  目前,大连口岸共有集装箱航线100余条,航线覆盖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港口,外贸航线覆盖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区域,实现了RCEP成员国全覆盖,打通了东北腹地面向全球主要贸易区的海运通道。

  这种得天独厚的通道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大连辐射东北腹地,发展枢纽经济的优势。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大连进出口总额2742.9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3个百分点。从贸易伙伴看,大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61.7亿元,增长7.7%,占56.9%。其中,对东盟进出口530亿元,增长54.7%,占19.3%。

  这也是大连冲刺万亿GDP的强劲动力。牛凤瑞分析指出,大连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对外通道,这种龙头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按照最新部署,大连要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东北海陆大通道,拓展国际中转、环渤海内支线及内贸南北航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同时,加快推动大连自贸片区整合提升政策落地,拓展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功能,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日韩、欧盟经贸往来,开拓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挑战

  在努力“跳高”的同时,摆在大连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相比跨入“GDP万亿俱乐部”的迫切,产业结构的隐忧更值得关注。

  过去十余年间,大连经济高度依赖特钢、石化、装备制造等重工业,而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较弱,结构失衡导致经济排位一度下滑。

  2015年之前,大连GDP排名都在全国前20之列,但此后波动下滑,截至2024年已跌至全国第30位,排在温州、徐州之后。

  这种结构困境与民营经济较弱、人才流失等困境交织,成为大连打造“沿海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尤其是东北振兴“跳高队”的突出挑战。

  目前,石化作为大连第一大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仍超过40%。与此同时,大连新兴产业的支撑力还远远不足。在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琳看来,大连在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核心技术储备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产业链协同不足、优势资源未充分利用等。

  比如,信息技术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产业规模和龙头企业数量仍不足,整体竞争力仍有待提升;海洋经济仍以海洋渔业、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规模较小等。

  不过,牛凤瑞指出,对此需理性看待。各区域的产业分工格局源于复杂的历史、地理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综合作用。同时,重化工业依然有其重要性,只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对经济的驱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需要特别注意一个合理平衡的问题,大连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而不是削弱重化工业本身的优势。”牛凤瑞说。

  如今,大连也把产业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手并重,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比如,推动海洋渔业向高端集约转型,推动海洋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等。

  与此同时,以去年10月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正式开城为标志,大连科创平台建设不断提速。英歌石科学城内,辽宁滨海、黄海实验室和大连凌水湾实验室相继投用。大连市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投入运营……

  许昆林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兴岛园区调研时指出——

  大连要找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创新-中试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体系,以更多新技术赋能企业、催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这正是大连向海图强的重要方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