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发布
中国公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025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点评:中国此次宣布的新一轮气候行动目标,展现了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这一全面规划不仅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关键动力,更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实际行动力。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将在上海召开
经国务院批准,“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国动能”。
点评:此次大会选址上海世博园区,凸显中国以开放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会议主题紧密契合当前全球发展需求,通过搭建高端国际对话平台,有助于分享中国经验,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
ESG成果
央视《京津冀 ESG行动报告(2025)》发布
9月29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25ESG 中国·京津冀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会”在天津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京津冀ESG行动报告(2025)》等系列成果。据悉,央视《京津冀 ESG行动报告(2025)》连续第二年聚焦京津冀区域,系统评价京津冀上市公司的ESG表现,遴选“中国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50(2025)”企业。
点评:此举不仅推动ESG理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落地生根,更以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区域ESG体系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ESG投资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ESG)报告”
日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年度投资决策项目为28个,年度投资决策金额为131.48亿元,年度出资金额为98.41亿元,年度直投项目生态环保领域和双碳领域出资结构占比49∶51。
点评:这体现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引导资金精准投向绿色关键领域,为推动经济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ESG行动
首单核能供热领域碳普惠交易落地
中核集团近日透露,秦山核电联合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推进完成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海盐某公司正式签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协议,由零碳热力公司向海盐某公司出让104吨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减排量将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此次交易是秦山核电及地方政府通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首次探索,标志着核能供热领域首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正式落地。
点评:该创新动作不仅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新途径,更探索了“零碳热能”的资产化路径,为区域碳普惠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ESG国际
投入550万美元,三家联合国机构助力中国西部气候适应性农村社区建设
9月29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宣布启动一项联合项目,以支持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在中国西部的四个地区建设儿童友好、气候适应和繁荣的农村社区。据悉,此次“建设中国西部地区儿童友好、气候适应和繁荣的农村社区项目”配备了550万美元(约合3916万元人民币)项目资金。
点评:该联合项目聚焦中国西部乡村发展,将儿童福祉、气候韧性与社区繁荣有机结合,展现了创新性的综合干预模式。其跨机构协作特点有助于整合资源,为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路径,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