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美国密歇根大学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反映出在联邦政府部分停摆、通胀预期高企与就业增长放缓的多重压力下,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持续加剧。
根据密歇根大学周五(10月10日)发布的初步调查结果,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虽略高于市场预期,但仍显著低于2025年初及前总统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前的水平。当前指数已接近2021年通胀高峰期的低位,延续了自特朗普2025年再度就任以来的下行趋势。
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由9月的4.7%小幅回落至4.6%,但仍远高于当前2.9%的实际通胀水平。长期通胀预期则与上月持平,未现明显变化。
此次消费者信心数据受到市场格外关注,原因在于联邦政府关门已进入第10天,导致美国劳工统计局和商务部等机构暂停发布包括非农就业报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内的关键经济指标。在此背景下,密歇根大学的月度调查成为观察美国经济动向的重要替代指标。
消费者支出约占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信心变化对整体经济走势具有显著指示意义。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政府停摆虽对经济的直接冲击有限,但对消费者信心的负面影响往往显著。例如,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持续35天的政府关门期间,消费者信心指数曾大幅下滑逾7点;此前的三次停摆亦均伴随不同程度的信心回落。
截至目前,国会两党已就临时拨款法案进行七轮投票,但均未能达成一致,僵局暂无缓解迹象。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敏感阶段:招聘速度明显放缓,通胀尚未完全受控,衰退风险上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上月公开表示,货币政策制定者正试图在“动荡时期”引导经济,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若政府停摆持续,叠加消费者信心进一步走弱,可能抑制家庭支出意愿,进而对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市场正密切关注11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及国会拨款谈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