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最近的“意外”升值,打了外汇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本周,美元指数连续四个交易日走高,强势站上99关口,创下逾两个月新高。
“美国政府依然停摆,但意外的是,美元却迎来了反弹。”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杰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感叹。
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分析人士称,美元正因其传统避险属性而重获市场青睐。不过,美元能否进一步上涨,依然取决于美国政府停摆问题何时得以解决,以及未来经济数据的表现。
美元指数不降反升:
避险属性凸显属被动走强
近一周以来,美元指数展现出强劲势头,一路攀升至九周高位,直逼100大关。10月10日,美元指数交投于99附近,日内最高触及99.47,处于8月初以来高位。
美元指数近期表现,一改年初以来的颓势。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一度跌超10%,“做空美元”因而成为外汇市场最受青睐的交易策略之一。美国银行9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38%的受访者希望增加对冲美元贬值的头寸,而对冲美元升值的比例仅占2%。
当前,美元指数正试图从跌势中企稳反弹。对此,多名专家表示,美元此番走强并非由美国本身基本面强劲所致,更多得益于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
“本轮美元指数在联邦政府停摆的背景下不降反升,主要属于‘被动走强’。”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美元指数的上涨,是受欧元、日元走弱而间接推动的。
白雪分析称,构成美元指数的三大权重货币——欧元、英镑与日元在近期均走弱。其中,欧元、英镑分别受法国内部动荡以及英国财政状况影响而走弱,日元则因高市早苗当选新任首相,引发市场对日本货币宽松的预期,导致日元大幅贬值。
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激发了避险情绪,支撑美元持续攀升。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发布报告认为,美元指数反弹的逻辑类似黄金,主要缘于美国政府“关门”带来的阶段性避险偏好。
长期看美元走势:
上行空间有限风险依然存在
尽管美元指数当前转为强势,但多位业内人士对美元指数长期前景并不乐观。专家表示,美元能否进一步上涨,取决于美国政府停摆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经济数据的表现。
招商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外汇分析师丁木桥发布报告认为,美元后续自身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是美国政府“关门”拖延时间越长,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也将越深,数据公布的时间也越迟,联储决策失误的风险也越大;二是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的风险依然存在。此外,也需关注中东局势缓和对避险情绪的利空,以及美股AI估值过高风险等因素的扰动。
白雪认为,往后看,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
人民币对美元逆势升值
短期或呈“双牛”格局
一反常态的是,在美元指数走强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逆势升值。
10月9日至10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逾200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稳于7.12附近。截至10月10日16时发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7.1248、7.1286。
“与美元的反弹相背离,离岸人民币汇率在节后连续升值。”兴业研究外汇商品部高级研究员张梦说。
究其原因,白雪对记者表示:一方面,9月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显示稳增长政策适时加力,有助于提振汇市信心;另一方面,近期国内股市持续走强,外资加速流入。这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在改善汇市情绪。
当前外汇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预期整体稳定。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记者表示,最近人民币汇率“三价合一”趋势明显。9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在岸即期汇率偏离幅度降至近三个月新低,境内外即期汇率延续强弱互现格局,月均偏离幅度继续收敛,显示市场汇率预期基本稳定。
展望来看,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由于上半年在美元指数下行的过程中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略显不足,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继续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和美元指数可能呈现“双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