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苑伟斌
10月11日,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编制的《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深圳正式发布。
报告基于经贸活力、科技创新、海事服务、国际影响和城市治理五大维度,对全球60个海洋城市进行了系统评估,揭示了在全球海洋治理深刻变革背景下,海洋城市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深圳位于全球海洋城市第二梯队头部,总排名第11,科技创新排名第四,经贸活力排名第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亚太崛起为全球海洋高地
报告显示,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呈现清晰的“四大梯队”分化格局。伦敦、新加坡、纽约凭借其综合优势稳居第一梯队,成为全球海洋发展的标杆;东京、上海、香港和悉尼等城市也跻身前列,共同组成了全球海洋经济的“头部力量”。
亚太海洋经济圈发展迅速,亚太城市集体崛起,在第二、三梯队中占比显著,中国城市表现尤为活跃。深圳(全球第11)、青岛(全球第16)等城市凭借在科技创新、经贸活力等领域的优势,已成为全球海洋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顶尖海洋城市的竞争优势。伦敦作为老牌海洋强市,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综合实力,在科技创新、海事服务、国际影响和城市治理四大维度均排名全球第一,其完善的海洋法律体系和海事金融服务生态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新加坡以高效的政府治理和枢纽地位,夺得经贸活力全球第一的宝座,其港口效率与开放度备受认可。
此外,釜山总排名第26,其中经贸活力排名第14,国际影响力排名第24,作为东北亚重要的航运枢纽,釜山在区域贸易和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阪总排名第22,其中城市治理排名第12,科技创新排名第20,在制造业、商贸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城市治理水平较高;雅加达总排名第27,其中海事服务排名第8,在区域贸易和金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形成三大海洋经济圈
报告提出“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已形成三大海洋经济圈,分别是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和南部海洋经济圈,上海、深圳、青岛分别成为国内这三大海洋经济圈的核心引领者”。
上海作为中国海洋经济的领头羊,经贸活力排名全球第二,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位居全球首位,正加速从“全球供应链的参与者”向“全球价值链的塑造者”转型;深圳在科技创新维度高居全球第四,其在海洋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及水下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创新能力,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了硬核支撑;青岛充分发挥其雄厚的海洋科教资源,科技创新排名全球第八,拥有全国约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和近三分之一的涉海两院院士,已成为全国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海域领域优势体现在深海开发与绿色港航领域,深圳的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能力持续领跑。深圳正以“技术整合+生态构建”开辟海洋经济新赛道。海洋新能源领域持续突破,100千瓦级波浪能发电系统海试效率超行业均值15%,与“海葵一号”FPSO火炬气回收技术形成“绿色发电+低碳用能”闭环。在此基础上,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大洋协会打造“七中心两平台”,推动深海采矿与波浪能供电、水下机器人与数字孪生等技术跨界融合,构建起覆盖资源勘探、装备研发、生态监测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四维提升海洋城市竞争力
报告主编、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指出:“海洋城市的真正竞争力不在于码头的长度或船舶的吨位数,而在于能否构建‘硬基建+软规则+新生态’的三重优势。”当前,人工智能、深海开发、蓝碳交易等新技术新业态正重塑海洋竞争逻辑,中国海洋城市在保持“硬基建”优势的同时,需在规则制定、生态构建等“软实力”方面实现突破。
报告为中国海洋城市提出了“四维提升路径”:构建开放型经济生态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深化全球治理参与度、创新绿色低碳模式,系统性地回答了如何提升全球海洋竞争力这一核心问题。同时,报告预测,2025-2030年,技术驱动的效率革命和绿色低碳转型将成为海洋城市竞争的主旋律。海上数据中心、海洋AI、绿色燃料加注(如LNG)、蓝碳经济等新业态将快速发展,抢占新赛道有利于海洋城市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对于深圳未来趋势,报告提出“深圳海洋锚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战略目标,重点推进三大方向”——一是深化“深海装备—新能源—智慧港航”技术融合,推动深海采矿机器人与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集成、LNG加注与智能调度算法联动。二是建立海洋资源交易中心,探索深海矿产开发权、海洋碳汇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打造蓝色金融创新高地。三是通过“深蓝梦想2035”环球科考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将智能采矿标准、绿色加注规范等技术成果转化为国际规则话语权,最终建成兼具产业引领力与生态示范效应的海洋文明新标杆。
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表示,海洋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并非单一维度的突破,二是经济、科技、治理、生态的系统协同,既要发挥自身禀赋、又要顺应全球趋势才能在“海洋世纪”占据主动。而《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的发布,为全球海洋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量化的参照和科学的决策依据,也为中国海洋城市在“海洋世纪”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供了宝贵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