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海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
会议指出,上海市目前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相继发布实施了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硅光、6G等多个领域的未来产业培育方案,启动建设超宽禁带半导体、基因编辑等一批概念验证平台,同步布局了12家高质量孵化器,并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同时,打造“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并启动建设了类脑智能、硅光、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未来产业集聚区,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未来,上海将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分近、中、远三个层次,合理规划、分层推进、精准培育。具体包括:
发展壮大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构建产业生态;
加快培育硅光、6G、第四代半导体、类脑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优化产品设计、拓展应用场景、验证市场价值;
加速布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技术路线收敛、产品可行性验证。
目前,上海已在浦东、闵行、杨浦、临港等区域启动了若干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谋划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专项政策支持,助力先导区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为构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构建未来产业高成长企业储备库,上海市对初次入选的瞪羚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初次入选的独角兽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为支持未来产业创新产品市场化应用推广,按核定合同金额给予最高30%、最高2000万元支持;
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未来高端装备量产、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优化“免申即享”补贴等,形成标杆产品示范效应,构筑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到2027年,上海市计划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体系化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