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何紫嫣、孙彦钦)10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哈尔特智能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揭牌,学院设立三个本科专业和两个硕士专业。
据悉,学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融合为主线,通过国际一流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融合和高等教育的主动转型发展,开展智能工程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提升学科特色型大学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与承载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学院设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理空间信息工程、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资源产业经济方向)、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两个硕士专业。学院构建“德语强化+双导师制+国际认证”的特色培养路径,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学术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球高端复合型人才。
据悉,学院首届本科新生共144名,记者了解到,学生选择报考大都是看重学院对中德两校优势资源的整合。自动化专业新生赵嘉颜说,学好自动化专业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国际视野,地大拥有优秀的师资、现代化的实验室以及实践训练基地,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以“双元制”闻名,能够通过真实项目和行业实践帮助学生成长,这是她选择报考的原因。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校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设立了国内首个“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0年,该校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项目成功获批。
湖北是科教大省,多年来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鼓舞和支持省内高校与世界一流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合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7所高校与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伙伴共同创建了10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2个高水平合作机构,在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理、工、农、医等领域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