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hoice测算,截至10月9日,9月以来ETF净申购额合计达到1914.03亿元,其中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为1216.13亿元。展望后市,有机构认为,风险偏好回升推动估值体系重构,“资产荒”背景下权益资产吸引力凸显。在产业层面,人工智能大模型仍在持续升级发展,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并持续赋能各行各业,通信、电子、传媒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持续配置。此外,人口结构变化和中国医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望给中国消费领域和医药领域带来新的积极变化,同样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ETF已经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9月以来,ETF净申购额近2000亿元,其中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超过1200亿元。此外,新发ETF批量上市,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近2000亿元涌入ETF
据Choice测算,截至10月9日,9月以来ETF净申购额合计达到1914.03亿元,其中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为1216.13亿元。
从资金流入情况看,行业主题ETF备受青睐。其中,国泰证券ETF净申购额为133.72亿元,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为126.28亿元。此外,广发电池ETF净申购额为85.52亿元,富国中证A500ETF、华宝券商ETF、易方达机器人ETF、汇添富电池50ETF、南方有色金属ETF等净申购额均在50亿元以上。
除权益类ETF外,债券ETF规模也大幅增加。据Choice测算,截至10月9日,共有53只债券ETF上市,规模合计6940.44亿元,而去年底债券ETF总规模仅1799.87亿元。
随着资金的持续流入,百亿级债券ETF批量出现,目前有32只债券ETF规模超百亿元。其中,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为626.63亿元,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规模为601.64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也超过4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债ETF规模劲增。9月18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中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发行规模合计为407.86亿元。其中,发行规模超过29亿元的有13只。上述科创债ETF在9月24日上市后,规模快速增加,截至10月9日,总规模合计增至1134.41亿元。加上首批10只科创债ETF,24只科创债ETF总规模已达到2525.91亿元。
新发ETF批量上市
从最新动向看,新发ETF还在持续入市。10月9日至10日,富国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景顺长城恒生港股通50 ETF、永赢中证红利低波动ETF陆续上市。10月13日至15日,还有4只ETF上市,包括华宝港股通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 ETF、鹏华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广发上证科创板200 ETF、国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根据规定,ETF应在上市前完成建仓,使基金投资组合比例符合基金合同等文件的约定。这些ETF的批量上市,将为市场注入新的资金。
新发ETF持有人结构较为多元。截至9月29日,鹏华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前十名场内基金份额持有人包括江苏洛丁山服饰有限公司;截至9月30日,广发上证科创板200ETF前十名场内基金份额持有人包括郑州恒隆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凯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中教复兴6号证券投资私募基金、中航证券策略精选8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ETF阵营有望继续扩容。当前仍有多只ETF和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或即将发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目前共有16只ETF和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包括上证180 ETF、恒生生物科技ETF、创业综指ETF等。
另外,16只ETF和ETF联接基金已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即将启动发行。从投资方向来看,包括证券公司ETF、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航空航天ETF、中证500 ETF等。
站在当前时点,展望后市,华商基金经理胡中原发表观点称,对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当前市场资金面处于历史宽松周期,风险偏好回升推动估值体系重构,“资产荒”背景下权益资产吸引力凸显。在产业层面,人工智能大模型仍在持续升级发展,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并持续赋能各行各业,通信、电子、传媒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持续配置。此外,人口结构变化和中国医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望给中国消费领域和医药领域带来新的积极变化,这些领域同样是重点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