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打击犯罪为由,在华盛顿、芝加哥等多座城市部署国民警卫队,引发强烈反对。已有地方政府向联邦政府发起诉讼,指控后者违反《地方保安队法》及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更多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以治安为名行党争之实,只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撕裂。
加剧地方与联邦对抗
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以打击犯罪为由先后向洛杉矶、华盛顿、芝加哥等民主党人主政的城市派遣国民警卫队,不仅遭到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也加剧了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间的对抗。
6月初,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联邦机构执法人员突击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搜捕非法移民,引发抗议民众和执法人员间的严重冲突。特朗普援引原本旨在平息“严重的国内骚乱或抵御外国势力对美国攻击”的《美国法典》条款,绕过加州州长纽森直接下令部署国民警卫队人员至洛杉矶。一场看似因移民执法引发的暴乱,迅速演变为联邦政府与加州州政府之间的激烈对抗。
8月11日,特朗普以解决首都华盛顿特区暴力犯罪案件频发、流浪人员过多问题为由,宣布向该地区部署首批800名国民警卫队队员,并由联邦政府接管华盛顿警察局。此后数日,西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俄亥俄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等“红州”接连宣布将向华盛顿“调兵”,致使驻扎在特区的国民警卫队人数增至近1900人。华盛顿特区政府对此强烈反对,市长鲍泽称上述举措“令人不安”且“前所未有”。
9月15日,特朗普再度以“打击犯罪”为借口,宣布向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派遣国民警卫队。他签署命令成立孟菲斯市安全特别工作组,称“将复制在华盛顿的成功经验”,并考虑将联邦执法人员派到芝加哥、圣路易斯和新奥尔良等城市。孟菲斯市所隶属的田纳西州谢尔比县民主党籍县长哈里斯称,派遣国民警卫队的做法将伤害社区和国家,损害民众权利,是“反美”之举。
10月4日,白宫又宣布特朗普决定向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部署国民警卫队,授权派遣300名队员保护芝加哥的联邦官员和资产。6日,伊利诺伊州和芝加哥市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指控后者强行派遣国民警卫队的做法“非法、危险且违宪”。
10月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通报称,特朗普下令将大约200名“联邦化”的加州国民警卫队人员从洛杉矶地区调往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以“实施联邦法律,保护联邦财产”。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随即联合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试图阻止相关部署。同日,俄勒冈州联邦地区法官卡琳·伊默格特宣布临时限制令,要求美国其他州和华盛顿特区不得向俄勒冈州派遣国民警卫队。
政治动机昭然若揭
特朗普以打击犯罪为由频频发难由民主党人主政的城市,当地治安情况究竟如何?
以“犯罪问题已经失控”的华盛顿为例,当地警方数据显示,2024年华盛顿暴力犯罪案件数量较2023年下降了35%,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在“犯罪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不断上升”的孟菲斯市,警方数据同样显示,今年前8个月当地所有主要犯罪类别的数据较往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整体犯罪率降至25年来最低水平,谋杀犯罪率创6年来新低。俄勒冈州州长蒂娜·科特克多次强调波特兰的治安情况良好,绝非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所描述的“饱受战争蹂躏”,数据显示该市今年上半年谋杀案较过去减少了51%。至于被特朗普点名批评的“最糟糕、最危险”的城市芝加哥,其市长布兰登·约翰逊则表示“我们甚至都不在全美最危险城市的前25名之列”……
事实上,全美凶杀率最高的10个州中有8个是共和党主政的“红州”,但特朗普政府从未向这些州“调兵”。相比之下,华盛顿、孟菲斯、芝加哥等治安情况趋好的城市,为何反倒成为特朗普的“眼中钉”?芝加哥市市长约翰逊一语道破:“根源在于我们所代表的立场和群体”。
在分析人士看来,特朗普政府向民主党主政的城市“调兵”,其真正目的并非维护社会治安,而是出于巩固“基本盘”以及党争博弈等政治动机。在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占比高的城市在选举投票中往往偏向民主党,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大痛点。特朗普意欲借“调兵”强化民主党主政城市与暴力犯罪紧密关联的认知,否定民主党人的治理能力,其政治动机昭然若揭。虽然这些军事举措遭到地方层面的抵制,甚至招来针对联邦政府的司法起诉,但已无法改变国民警卫队对民主党阵营极端打压的政治现实。这种扩权行动给涉事州和地方带来的社会撕裂和政党恶斗,也必然增加社会层面的恐慌和治安不确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遭特朗普“兵临城下”的华盛顿、孟菲斯、芝加哥三市的市长均为非裔,而这位美国总统对非裔和女性领导人缺乏好感似乎并不是什么秘密。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借“调兵”之举贬低非裔官员的治理能力以迎合右翼保守派选民,与其政府反对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政策的立场一脉相承。此外,这一系列轰动性的军事举措也符合特朗普“主动制造头条新闻”的一贯作风。根据益普索最新的民意调查,美国人普遍不支持特朗普部署国民警卫队维护城市治安的做法。他们认为此举是对国家军事资源的滥用,甚至是特朗普自编自导的一场“个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