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10:40:13 股吧网页版
中国网评:中国正成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
来源:中国网 作者:汪子洋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汪子洋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连发数条公告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加强稀土相关出口管制,有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同时保障全球稀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为何此时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中国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既是应对境外组织非法转移、再出口至敏感领域的必要之举,也是对美国持续加码对华打压的反制之策。

  一方面,稀土走私情况不容小觑。据公开报道,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某些美国企业通过非法渠道从中国获取光氧化锑超过3834吨。其走私手法五花八门:有的企业将稀有金属灌入塑料模特胸腔,将其伪装为装饰品出口;也有的将金属混入瓷砖胶、装入洗发水瓶中,逐批走私出口。

  2025年7月,中国启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多个部门联手,在广西等地认定、侦办了一批非法出口案件,抓获多名涉嫌走私犯罪嫌疑人。不法分子不断创新虚假申报、第三国转运、绕道出口等手法,让走私路径更加复杂,监管愈加困难。

  美国企业就曾向中国海关实名举报美国非法走私稀土的船只信息,最终成功截获了300吨发往美国的伪装稀土,案值超过8000万美元。稀土走私不仅数量、金额巨大,而且方式隐蔽、链条复杂、跨境协同程度高。传统的申报制度已难以全面应对。因而在此时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既是对不断翻新的走私手段的制度性回应,也是维护国家安全、防范战略资源外流的必要之举。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进行经贸谈判的同时,仍采取各类小动作升级对华打压。

  9月,美国政府对三星、海力士、台积电等芯片企业在中国的芯片生产施加更严格的限制,要求其在购买美国设备时申请单独许可证。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扩大对芯片制造工具等敏感产品的出口管制,把非美国公司纳入其出口控制体系中。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更是明确表示“必须说服,并在必要时向荷兰和日本的合作伙伴施压”“盟友也必须同样执行我们的管控措施”。

  而且,232条款已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新工具。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汽车零部件、个人防护设备、医疗耗材和医疗设备、机器人和工业机械等均受波及。这些关税虽在名义上针对全球各国,但对中国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的影响尤其显著。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商务部此次颁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将适用于含有中国的稀土物项或使用中国技术的外国生产商。这是对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的对华出口管制的“借鉴”。

  升级出口管制措施有利于全球稀土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从长期来看,此次升级出口管制措施将重塑国际稀土贸易秩序,并推动全球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有助于引导中国稀土产业回归理性发展轨道。中国作为稀土主要生产国,产业内存在低价竞争、渠道混乱、走私严重等问题,扰乱了国内市场秩序,也削弱了企业的长期投入动力。升级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通过建立更加透明且可预期的管理框架,规范稀土资源开发,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合规经营意识,减少无序竞争和低价倾销,使企业将重心从“抢配额、拼低价”转向“重研发、提质量”,推动市场形成更加公平、稳定、健康的竞争生态。

  第二,有助于让稀土市场更透明。全球稀土市场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价格操纵、非法开采等问题。通过实施出口管制,中国将稀土出口纳入法治化轨道,本质上是对全球稀土流通体系的一次“治理升级”。这类措施并非“限制供给”,而是防止稀土被滥用或非法转移,更有助于国际市场在透明条件下运行。长期看,这将迫使全球稀土企业强化供应链合规审查、建立原产地追踪体系,完善国际稀土贸易规则。

  第三,有助于维护国际局势的安全和稳定。部分外国企业曾将原产于中国的稀土物项转用于军事领域。这种行为不仅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也违反防扩散国际义务。中国的管制措施强化了稀土流向监控、用途审查与责任追溯,使稀土产业链从“无序流动”转向“有序监管”。这有助于稳定稀土的全球供给、避免其被军事化利用,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而对于合规企业,中国则设置了许可便利和人道主义豁免,以保证政策的平衡性与可预期性。

  升级稀土出口管制将为全球建立“负责任的稀土供应链”样本。这一政策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在从“稀土供应者”向“稀土秩序治理者”转变。从长远看,这将引导各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加工、循环利用领域形成新的合作格局,把稀土产业从资源竞争的旧时代引向合规治理的新阶段。(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