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航班上的偶然相遇,一次家乡领导的深情握手,一句老父亲的朴素嘱托,让彭小龙毅然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回到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湖北监利。
2017年1月,监利玻铝商彭小龙参加完一个行业交流会议后,刚坐上从北京飞往武汉的航班,就碰到了监利老家的县主要领导。于是,这两个小时的航程,改变了彭小龙的人生轨迹,也改写了监利玻铝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定,要回来。”在武汉机场分别时,县领导紧紧握着彭小龙的手说道。五天后,大年初二,县领导亲自登门拜年,彭小龙的老父亲深受感动,嘱托儿子回到家乡。
又五天后,彭小龙与监利县政府签约,正式接手华中(国际)玻铝产业园。

一把玻璃刀,走出十万玻铝大军
监利玻铝商的故事,始于网市镇扒头村一位叫胡儒山的村民。上世纪80年代,胡儒山凭一把玻璃刀开玻璃铺,带领乡亲走向全国各地从事玻铝生意。

网市、龚场一带外出打工的农民从划玻璃做门窗起家,逐渐成为玻铝行业的领军者。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一支数以十万人计的“玻铝大军”。从监利走出去的玻铝商,资产上千万的有1000多人,资产上亿的有100多人。
监利市10多万人的“玻铝大军”,占到全国玻璃和铝材加工行业市场份额的60%以上。仅在广西,由监利人经营的与玻铝行业相关的门店就达7000家。

这支庞大的玻铝队伍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年销售收入破千亿元。监利玻铝商用勤劳和智慧,在全国乃至世界铝业市场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彭小龙,就是这群人潮中的主力军,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还是玻铝产业的“领头雁”。
回归故里,打造生态铝产业园
2017年2月,在家乡领导的盛情邀请和老父亲的殷切嘱托下,彭小龙从广西回到家乡,在监利投资建设南桂铝业,成立南桂集团,并将集团总部设在监利。

同时,“领头雁”彭小龙开始与县政府一起,对分散在各地的监利“玻铝大军”开展招商回归家乡的工作。
“‘污水处理’我来建,‘表面加工’我来投,这样大家回来投资和经营的成本就会减少很多。”彭小龙说,“正如雁群,需要报团取暖。”
截至目前,南桂集团投资近10亿元,兴建了拥有国际一流的立式喷涂车间、立式氧化车间和木纹转印车间的核心生产加工基地。为园区核心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供统一表面加工和集中污水处理等共享服务。

在华中(国际)玻铝产业园,彭小龙创新性地提出了共享园区模式:入园企业只需投资生产设备,轻资产上阵,就可“拎包入住”。这种模式降低了入园企业70%以上的投资成本和30%以上的经营成本。
供应链革命,半小时到货的奇迹
2024年3月,监利市撮合南桂集团、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亿丰集团、监利市城发集团“联姻”,合资成立供应链公司。

这家供应链公司从青海、甘肃等地集中采购铝棒,通过铁路大宗货运至荆州货仓,再分批转运到监利。通过集采集供,铝棒成本每吨降低100元,各企业的采购周期也大大缩短,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以前,我们生产所需的铝棒都是自己从外地进货。”湖北瀚南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腊珍说,“外地进货周期长,一般要4到7天,自从在南桂供应链采购后,铝棒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货,每吨比之前从外地采购便宜50到100元。”
归雁经济,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蜕变
郭腊珍是“归雁”中的典型代表之一。2018年,在外闯荡10年的郭腊珍返乡二次创业。同年12月,她与产业园正式签约,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2019年4月,瀚南铝业顺利投产。该企业日完成铝型材加工100吨,带动就业150余人。

在南桂集团的引领下,每年都有10多家企业选择入驻园区,推动生态铝产业的集聚式发展。目前,生态铝产业园有104家企业,其中,82家已投产,7家正加快建设,15家待建。

整个园区内企业的工业型材占比已超过50%,南桂集团联合厦门国贸正在加快建设先进的制造生产线,实现挤压、氧化、喷砂、物流、精深加工一体化。2023年园区总产值达80亿元,2024年将奋力冲刺百亿产业。
劳务品牌,兴产富民的监利实践
监利市拥有面点师、古法酿酒师、龙虾养殖能手、早酒师、缝纫工等多个传统劳务品牌。监利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军介绍:“我们针对不同劳务品牌特色,制定个性化发展方向。”
监利市成立了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领导小组,建立市镇联动、专班统筹、部门协同机制。开展常态化联络推介,建立乡贤信息库,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引凤还巢”。

举一反三,监利市将“归雁经济”成功打造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的经验进行复制,以“一区四园”为返乡创业主战场,实行“园中园”发展模式。先后打造光电产业园、农产品产业园和纺织服装产业园,推动农产品深加工、轻工建材、生物医药、战略新兴等优势产业延链强链。
数字背后,劳务品牌的力量
监利玻铝商的发展是监利市劳务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监利面点师”“监利玻铝商”“监利龙虾养殖能匠”“监利古法酿酒师”四个重点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达55.6万人,直接关联企业4106家,关联企业年产值达1193亿元。
监利市返乡创业26279人,创业企业5126家,总投资规模470.34亿元,年产值276.51亿元,带动就业41308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家庭的美好生活,是监利经济的蓬勃生机。
2024年1月,监利市“三引三力”推动劳务品牌兴产富民典型案例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这是对监利劳务品牌建设的最佳肯定。

如今,在监利经济开发区湖北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内,运输车来回穿梭,各条生产线上一派繁忙。
彭小龙和众多“归雁”们正联合厦门国贸加快建设先进的制造生产线,届时将实现挤压、氧化、喷砂、物流、精深加工一体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监利玻铝商的故事从未停止书写。越来越多的监利玻铝人正沿着彭小龙走过的路回归故里,从单人独马到集团军作战,从分散各地到产业集群,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
他们的梦想很实在:让监利真正成为“中国生态铝工业之乡”。他们的梦想很辉煌: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铝都”。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中共监利市委宣传部
策划:程和平、汤立毅
文字:汤立毅
视频:董晨旭
通讯员:廖桥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