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李友国裴焕地)叮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在南漳县涌泉小学校园响起。1300余名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食堂。后厨里,锅碗瓢盆轻快碰撞,辣椒炒肉丝、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炖土鸡的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菜肴被一一盛出。
今年秋季开学后,不少家长特意前来学校食堂“探班”。他们惊喜地发现,通过墙上的屏幕,后厨切菜、炒菜的实时画面清晰可见,监控直连监管平台;用手机扫码,食材采购来源、质检报告、每笔花费等全链条数据一目了然;学生就餐时,只需对着设备轻轻一扫脸,2秒就能完成打卡,整个过程快捷顺畅。
“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得不好、不卫生,现在亲眼看到这一切,彻底放心了!”一位家长笑着说。涌泉小学校长陈其安感慨道:“食堂能每天稳定供应二荤两素的高质量饭菜,让孩子们吃得香、家长不操心,县镇领导的包保督导功不可没!”
让“校园餐”从“吃得饱”变成“吃得好、吃得放心”,是广大家长的期盼,也是南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南漳县创新推行“领导包校”联动监督模式,制定《关于落实“校园餐”属地管理责任的实施方案》,明确县镇两级主要领导包保责任——17名县级领导重点包保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学校;120多名镇(区)领导聚焦用餐人数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学校,切实扛起每一所学校的用餐安全责任。
为确保包保工作落到实处,县镇两级成立专门工作专班:县级层面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总牵头,分管县领导统筹协调,县教育局抓日常落实;镇(区)层面对应成立工作机构,由镇(区)中心学校具体推进。专班建立“校园餐”包保台账和责任清单,提前拟定督导重点和检查计划,指导包保干部精准聚焦校园餐管理关键环节。
包保干部严守三条“硬底线”:绝不让学校食堂从孩子嘴里“抠食”,全心为孩子服务,每个环节公开透明。他们经常深入学校,走进食堂后厨、食材仓库,查阅经费台账,核对采购记录,检查饭菜温度,与学生交流用餐感受,查看“数字食堂监管平台”数据更新情况。截至2025年9月,县镇两级主要领导已走遍全县66所有食堂的学校,开展调研督导300余次,督查发现“校园餐”管理问题220多个,并全部督促整改到位,织密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如今,在这66所学校的食堂,“阳光采购”平台成为“科技担当”:食材到校后,工作人员用智能秤称重,数据实时上传;摄像头记录验收现场,留存食材外观和包装影像;从入库到配送至后厨,全流程信息均录入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现在包保领导进校,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平台运行情况!”学校工作人员表示,数字监管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为校园餐安全增添了“科技保险”。
为巩固成效,南漳县注重举一反三:对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制发提示函提醒注意;对职能部门衔接漏洞,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整改。县教育局据此完善了29项制度,涵盖食堂饭菜质量监督、物资招标采购等环节,实现全过程规范管理。包保干部在后续督导中,重点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确保食堂按标准采购食材、经费使用公开透明,用制度把“放心”钉牢,让每一份校园餐既暖了孩子的胃,更安了家长的心。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