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23:53:31 股吧网页版
达安中心攻克行业难题 中国标准为燃料电池汽车系上“安全带”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子轶通讯员钱慧玲熊梦竹

  燃料电池汽车发生碰撞后,如何安全、精准地测算氢气泄漏速率,曾是一座横亘在汽车行业内的“高山”。

  如今,这座“高山”被湖北的标准力量成功翻越。

  10月14日是第五十六届世界标准日。在湖北主题活动现场,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中心”)暨国家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法规研究室经理雷斌的分享,揭开了这段攻坚克难的往事——他们不仅攻克了技术瓶颈,还研制出国内首套燃料电池汽车碰撞过程数据采集与自动计算系统,更牵头起草了首个国家标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为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健康快速发展系上了坚实的“安全带”。

  达安中心

  “无标可依”成产业瓶颈

  中国方案最终破冰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则是其关键应用载体。然而,氢气具有易泄漏、易燃、易爆的特性,尤其是车辆碰撞后潜在的爆炸风险,是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必须破解的首要安全难题。

  早期国内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后的安全要求标准处于空白状态。一方面,企业研发缺乏设计依据;另一方面,即便产品成熟并投放市场也需要标准依据来进行安全把关。

  其中,最棘手的技术难关便是计算碰撞后氢气的平均泄漏速率。需要在碰撞发生前后一小时内,持续、精准地采集氢气瓶内的压力和温度数据。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不可能在气瓶内部布置传感器,这一度让国内外众多企业和机构束手无策。

  氢气很多时候就像看不见的燃气,测算氢气泄漏速率本质上是在量化风险。它回答的不仅仅是“漏没漏”,而是更关键的漏得有多快、有多危险以及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窗口有多长。

  达安中心想要攻克这个难题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就是为了确保所有上路的燃料电池汽车,即使在严重的碰撞事故后,其氢气泄漏也是可控的、可预测的,牢牢守住安全的底线,让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个移动的能源库真正安全地跑起来。

  面对行业难题,达安中心于2019年1月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为自主标准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数据精准采集。面对行业难题,达安中心团队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技术交流、验证试验、数据比对,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燃料电池汽车碰撞远程数据采集与自动计算系统,一举破解困扰行业的难题,标准的研制也在行业共同的智慧下逐步完善。

  测试现场

  “顶天立地”做标准

  背后是无声的坚守与奉献

  标准是“顶天立地”的——上追高线,下守底线。而标准提及的每个数据背后,是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科研人顶天立地的担当。

  每一次碰撞试验前,都必须将气瓶加压到35兆帕至70兆帕的标称状态,相当于海底3500米至7000米的压强,能瞬间把人压扁,就像把一辆小轿车压在一个指甲盖上。加注过程漫长而煎熬,短则12小时,长则16小时。为确保安全,操作人员必须身着厚重的全套消防服,头戴防爆头盔,在封闭护栏内手动操作,直至完成精确加注。面对着危险又辛苦的工作,达安中心研究团队心存敬畏迎难而上,一次次认真细致的前期准备,完成了一次次艰辛的加注工作,为后续技术攻坚和标准研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目前达安中心已累计完成各类燃料电池整车及部件开发、认证试验20余次,成功实现了国内首次70兆帕携氢碰撞、首次35兆帕带氢碰撞。由达安中心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其覆盖范围、技术先进性和试验可操作性均领先于国际标准,填补了行业技术发展与安全管理双重需求的空白。

  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负责人表示,达安中心成功践行了标准赋能产业发展的使命,为湖北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跃升,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

  达安中心分享案例

  【责任编辑:周晓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