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复旦张江(688505.SH)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泰州复旦张江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泰州复旦张江”)申报的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奥贝胆酸片(规格:5mg、10mg),因不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注册申请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对于未获批缘由,复旦张江在公告中指出,系于目前原研上市后研究结论明确缺乏确证的获益、且存在严重风险,而无法支持奥贝胆酸用于境外已批准适应症的获益大于风险,现有资料被认为无法充分支持该药物按照3类仿制药常规批准的技术要求。
据了解,复旦张江的奥贝胆酸片于2020年7月完成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试验,次年7月获批临床试验,并于同年12月完成验证性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入组,2024年10月申报上市,今年6月完成上市申请注册现场核查工作,距商业化上市仅差临门一脚。
即便这款药物属于化药3类仿制药范畴,但复旦张江对其的累计投入仍达1.25亿元(未经审计)。
奥贝胆酸是一种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FXR是一种在肝脏和肠道中高水平表达的核受体,在胆酸代谢调节中起关键性作用。
奥贝胆酸原研由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开发,于 2016 年5月率先获美国FDA加速批准,品牌名为Ocaliva,用于治疗对熊去氧胆酸(UDCA)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PBC患者,同年12月又获得欧盟批准,一度成为该疾病领域唯一获批的二线疗法。
PBC是一种进行性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该病会导致胆汁酸在肝脏内蓄积,进而引发炎症与疤痕组织形成,若未及时干预治疗,病情可能逐步发展为胆管破坏、肝纤维化,最终或进展至肝硬化和肝衰竭。
奥贝胆酸自获批上市以来,销售业绩呈持续增长态势,首年销售额约1800万美元,后续逐年稳步攀升,至2021年达到3.63亿美元,此后销售规模便稳定在3亿美元左右。
但另一方面,奥贝胆酸自获批后,其临床风险获益比始终存疑。2017年,FDA曾警告,不当剂量或增加严重肝损伤与死亡风险,2018年更在其说明书中添加黑框警告。
2024年11月,奥贝胆酸的监管命运急转直下,FDA拒绝了对其的完全批准。今年9月,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宣布,应FDA要求,自愿将奥贝胆酸撤出美国市场,所有相关临床试验亦被同步叫停。
而在更早的2024年9月,欧洲委员会就曾撤销奥贝胆酸在欧洲的附条件上市许可。同年11月,欧洲联盟普通法院则正式确定将不再延长这一决定。
截至目前,奥贝胆酸原研药仍未登陆中国市场。结合复旦张江前述公告中产品注册未获批的原因披露,原研药在国外所遭遇的质疑,已显然蔓延至仿制药领域,并对其审批产生了直接影响。
近年来,已有国内多家企业进行了奥贝胆酸仿制药的研发,包括恒瑞医药(600276.SH)、正大天晴、扬子江药业、科伦药业(002422.SZ)、倍特药业、复旦张江、杭州民生药业等企业均按3类仿制药申报并获批临床。
需注意的是,恒瑞医药早前提交的奥贝胆酸片上市申请也已折戟,今年8月,正大天晴的奥贝胆酸片上市申请也遭到了国家药监局的驳回,彼时业内就推测这可能与奥贝胆酸原研药在欧洲撤市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