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4 05:30:41 股吧网页版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精准引才”:千亿国企开启“化学融合”破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由杨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珠海报道

  智能家电、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珠海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如今,珠海正通过国企换帅与平台整合,进一步展现重构城市产业版图的雄心。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近期迎来了新任掌门人。官方信息显示,由杨已正式出任珠海科技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这位带着长三角成熟经验的新帅,正站在珠海一个注册规模达500亿元国资平台的支点上,如何将长三角经验注入珠海产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据媒体透露,就在上月初,珠海市国资委进一步将珠海海洋集团、珠海低空投、珠海市国资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资数科)等3家委管国企委托给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统一管理。

  作为珠海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头戏,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自2025年5月成立以来,已整合华发、格力两大龙头国企的科技资源。此次将海洋、低空和数字产业国资平台纳入统一管理体系。这又折射出哪些珠海产业发展的深层战略意图?

  “沪帅南渡”意在引入外部优质资源

  由杨曾任上海长三角G60科创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珠海尽管GDP已突破4000亿元,但“等不起、慢不得”的珠海,亟须一条既符合城市实际产业基础,又能创造差异性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如何通过模式迁移破解资源整合难题、升级产业赛道、重塑湾区角色,成为珠海实践的核心命题。

  而由杨的任职履历与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的发展诉求形成鲜明的“供需匹配”。因此,这场“沪帅南渡”被外界解读为,既是珠海精准引才的刻意为之,更是其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战略布局。

  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任职期间,由杨亲历了这一老牌科创园区从培育到成熟的完整周期。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任职经历,更让他积累了跨区域资源协同、产业链跨城整合的实战经验。这些能力恰是珠海产业发展当前急需的“发展密钥”。

  从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的基本面来看,其通过整合华发集团60%股权与格力集团40%股权,形成500亿元规模的科技产业投资“旗舰”。但其背后,珠海“实体经济总量偏弱、缺乏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短板同样突出。

  长期观察珠海人士告诉南方财经记者,集团虽已承接格力系以及华发系的创投以及产业资源,但如何将分散的资产与资源转化为产业合力,如何培育出能支撑城市产业能级的头部集群,成为亟待突破的课题。

  从“引才”到“引模式”,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的换帅之举,本质是对“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的精准探索。在各地国资平台纷纷加码科技投资的竞争格局下,珠海选择以“沪派经验”激活本土资源,有望快速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由杨能否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培育经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协同逻辑与珠海的湾区优势相结合,推动500亿规模的国资平台真正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孵化器”,或将成为衡量珠海这场“精准引智”成效的核心标尺之一。

  据了解,由杨曾多次带队前往珠海开展走访调研,探索长三角与大湾区的联动发展新模式。他还担任中国科创家联盟主席,致力于推动长三角与大湾区在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在珠海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上,时任上海长三角G60科创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由杨便曾表示,上海长三角G60科创集团将与珠海市合作,试点尝试推动长三角与大湾区的企业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打通两地企业协同发展、联动招商、扩大长三角的企业在大湾区的市场份额以及大湾区企业在长三角的市场份额的大通道,推动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实现科创要素在两地的自由流通。

  由杨的任职或许会为珠海积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换帅后,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是否有新战略变化?知情人士向南方财经记者透露,战略方面内部还在做方案,还没有完全成型。

  统管“海空数”,破解协同效率不足难题

  今年3月31日,珠海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会。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表示,要进一步加快全市国资国企的战略性重组,全面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资国企进一步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结,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发力,努力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今年初以来,珠海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就展示出了超强的布局决心。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为例,今年珠海提出,要加力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努力在类脑智能、开源生态等领域实现突破。

  事实上,此次被委托珠海科技产业集团统一管理的三家国企各具特色,都是珠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关键棋子。

  珠海是海洋大市,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岛资源,海洋发展是珠海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2023年8月底,珠海市国资委牵头成立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珠海海洋集团作为珠海海洋产业投资运营平台,虽成立仅两年,已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2024年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

格盛1号,摄/彭敏静

  2024年5月,珠海市国资委整合珠海市属低空资源,组建市级专业运营公司,建设城市级低空经济发展体系,整体谋划全市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布局。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全市低空经济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98.72亿元,同比增长27.27%。

  2024年11月20日,国资数科注册成立。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与传统要素所不同的特性,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需要探索与之适应的制度机制和新型驱动主体。国资数科的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多项AI业务。

  将三大国企纳入统一管理后,珠海科技产业集团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目前珠海科技产业集团已构建起覆盖“母基金+直投”“天使+VC+PE”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生态,深耕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核心赛道,累计投资超2000家创新型企业,其中超200家成功上市。

  珠海此次国企换帅与平台整合,不仅是人事更迭,更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升级。此次统一管理,珠海科技产业集团不仅将“海上新基建”“天空之城”等未来产业版图纳入麾下,还标志着珠海以国资为纽带,打通“海-空-数”产业脉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业内人士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此次将海洋、低空和数字科技等板块纳入统一管理,正是珠海提升国有资本的效率效益的体现,有望打通“资本-技术-场景”闭环。此举旨在破解珠海国资规模虽大但资源分散于多个平台、协同效应不足的局面,所释放的协同效应,正重塑珠海的产业形态与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带动珠海城市产业能级提升。

  “重组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要通过‘化学融合’打破资源壁垒,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的效率效益,构建规模与协同优势。”该人士表示,通过此次重组整合,珠海国企科技产业资源将完成从“分散撒网”到“集群作战”的关键一跃,实现“1+1>2”的整合效果,推动珠海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赢得先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