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4 06:09:50 股吧网页版
日本经济政策面临困局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本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10月4日在执政党自民党的总裁选举中胜出。目前,在参众两院均沦为少数政党的自民党面临如何重建执政联盟的难题。此间媒体和专家大多认为,如果以高市为首的自民党继续执政,其经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难以应对日本的经济困局。

  高市自称是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政策是超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高市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倾向于“鸽派”。

  由于市场对高市当选自民党总裁缺乏足够准备,其意外当选给日本金融市场造成明显冲击,在东京股市大涨的同时,日元对美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大跌。

  10月6日开盘后,投资者纷纷调整策略,加大力度买入股票、抛售日元。东京股市两大股指周一和周二连续两个交易日创下收盘新高,周五日经股指收于48000点上方,较前一周上涨2300多点,涨幅超过5%。

  东京外汇市场同样受到“高市因素”冲击。10月3日,日元对美元汇率还徘徊于1美元兑147日元区间,10日汇率已下探至153区间,一周之内下跌超过5日元。这一轮交易也被日本媒体称为“高市交易”。

  日元大幅贬值的原因之一,是市场担心高市当选日本首相后有可能干预央行的决策、阻止央行加息、延缓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

  去年秋天竞选自民党总裁时,高市就曾指责日本央行加息是“愚蠢行为”。在4日当选自民党总裁后的记者会上,高市明确表示:“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必须承担责任的都是日本政府”“央行只是思考和实施最佳货币政策措施的地方”。

  考虑到政局不稳、政权更迭等因素,媒体和专家纷纷预测日本央行很难在10月底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做出加息决定。这些分析进一步助长了日元贬值。

  与“安倍经济学”出笼时情况不同的是,日本政府面临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如何走出长期持续的通缩。近年来,日本物价持续上涨。根据总务省公布的报告,截至今年8月,日本核心CPI连续48个月同比上升。今年1至7月,消费物价涨幅连续7个月保持在3%以上。目前,应对物价上涨已成为日本朝野各党最为重视的课题。

  高市多次强调,作为应对物价上涨的对策,未来将尽快推动汽油税和柴油税的下调,消费税减税作为一种政策选择也不会被放弃;为了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援助,将扩充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对普遍陷入经营困难的医疗机构,将尽快出台援助政策。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竹中治坚认为,高市试图以削减汽油税等政策应对物价上涨,殊不知减税属于财政扩张之举,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此外,如果以应对物价上涨之名发放补助,同样会刺激通胀上扬。

  东洋大学教授野崎浩成说,虽然“高市交易”推动股价上涨,以日元计价的资产价值增加,但日元却大幅贬值,实际结果是民众购买力下降。特别是对不持有金融资产的人们来说,生活将遭受更大冲击。如果高市当选日本首相,希望其领导的新政府至少着眼十年,出台能令国民利益最大化的财政和经济政策。

  关西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加藤雅俊表示,高市打算“支援亏损中小企业”的想法令人忧虑。政府援助资金应该用于激活企业经营活力,而不是为“僵尸企业”续命。希望政府的政策是基于数据的有效措施,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媒体和专家纷纷评论说,在物价高企局面下,高市试图通过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通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经济增长,其经济政策自相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助推进口物价上涨、加剧通胀。对于债台高筑的日本政府来说,如何确保财政来源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此外,针对物价持续上涨,高市还表示:“现阶段就安心地认为日本已不再通缩还言之过早,日本仍需推动企业加薪,促成以工资上涨为主导的需求扩张,实现良性通胀。”

  自岸田内阁开始,日本政府就持续致力于鼓励企业加薪,试图实现工资增长与物价上涨的“好循环”。不过,日本的加薪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大企业,多数中小企业因为效率低、利润薄,很难跟上大企业的加薪步伐。而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日本总就业人数近七成,中小企业“加薪难”使政府标榜的“30年来最大涨薪”成为笑话。

  根据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由于工资涨幅追不上物价涨幅,日本实际工资连续3年同比下降。今年以来,实际收入萎缩势头未减,实际工资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

  法政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小黑一正指出,未来物价上涨恐将长期化,日元贬值和进口物价上涨将进一步挤压民众的钱包。如何兼顾加薪和稳定物价两大目标,新一届日本政府面临艰难平衡。

  最后,如果自民党未能通过组建新执政联盟获得国会多数议席,即使高市当选首相,未来其经济政策也很难顺利实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