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科技自主的产业链革命正悄然加速。资本的目光,开始在性价比与安全感之间重新聚焦。多家券商的最新观点,或许勾勒出了国产化浪潮中最具潜能的方向。
当市场波动遇上新浪潮,哪些方向更有望受益?国产化的确定性机会背后,隐藏着哪些国家级战略主线?且看最新券商研究风向!
华泰证券:
关注“国产链”性价比占优方向
中期逻辑不变,不必大幅降仓位,但若脉冲式定价后有合适机会,建议适度止盈,留出应对不确定性的空间。配置上,适度分散化并重视性价比和景气度:第一,AI仍是景气占优的主线品种,关注国产链上半导体设备、端侧等性价比占优方向。第二,产能拐点仍是中期配置重点,关注主要矛盾在供给侧的电池龙头及上游材料。第三,中性选项是继续持有黄金,谨慎选项是增配红利,如电力运营商等。
中信建投:
关注科技自立自强核心环节
复杂国际形势下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性凸显,信创软件及工业软件国产化已步入深水区。AI国产链进程同样提速,昇腾计算架构(CANN)实现关键代码开源,海光CPU开放其互联总线协议等,将推动AI产业链国产化闭环,“AI+”工业软件及Agent相关国内厂商或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东方证券:
工业设计软件国产化有望加速
工业设计类软件作用关键但国产化率低,工控领域国产份额相对较高,工业设计软件有望成为下一步加速国产化的领域。工业软件与基础软件的国产化进程将大幅提升,其中工业设计软件从份额来看空间最大,而基础软件的整体规模更加可观。
东吴证券:
看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机会
国内晶圆厂制程的核心工艺设备环节如光刻、刻蚀、薄膜沉积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此外,存储持续涨价、国内先进制程积极扩产、国产算力发展均带来制造端投资机会。
华福证券:
国产化进程方向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美国此次实施的贸易措施,从短期影响来看,不应过于悲观。从中期影响来看,市场结构性机会或更加突出,其中国产化进程方向的投资机会更加确定。同时,外部压力或许也会让国内的宽松政策出台快于预期,内需板块也值得关注。短期建议增配公用事业、银行等;中期则聚焦国家战略级前沿科技,重点关注核聚变、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固态电池、海洋经济等主题领域指数,以及TMT、有色金属等行业指数。
风险提示:外部冲击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产化替代节奏慢于预期。以上观点均来自于已公开的证券研究报告,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