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巨头博通正式加入OpenAI的“朋友圈”,但公司此前透露的神秘大客户另有其人。
当地时间10月13日,OpenAI与博通宣布,为满足OpenAI的算力需求,双方将共同开发和部署10GW(千兆瓦)的定制AI芯片及计算系统,由博通在明年下半年开始部署,预计将在2029年底完成。
虽然双方并未透露交易的具体金额,但有知情人士表示,OpenAI计划在博通的芯片上投入数百亿美元。
与英伟达一样,博通也被投资者视为AI(人工智能)支出激增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得益于市场对博通定制AI芯片(ASIC)的乐观态度,博通(Nasdaq:AVGO)股价在去年上涨了超过一倍。
消息传出后,一些分析师猜测,OpenAI正是博通在一个月前宣布的百亿美元芯片订单来源。不过,博通半导体解决方案集团总裁查理·卡瓦斯(Charlie Kawwas)对此表示否认。
卡瓦斯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如果我的好朋友格雷格(OpenAI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能够开出100亿美元,我非常乐意接受,不过他还没给我这张订单。”
今年9月,在财报电话会上,博通CEO陈福阳(Hock Tan)表示,公司获得一笔来自未具名新客户的100亿美元AI芯片大单,预计芯片将从明年开始出货,因此公司大幅上调了2026财年的AI业务收入预期。
在采访中,卡瓦斯透露,博通已经为OpenAI的芯片工作了18个月,“基本完成了设计”,预计将在不到12个月内投入量产。
13日当天,博通股价涨9.88%收于每股356.7美元,总市值1.68万亿美元,一日增加超1500亿美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涨超50%。
在当天的另一场采访中,陈福阳表达了对生成式AI前景的乐观预测。他指出,目前全球GDP约为110万亿美元,其中“有30%与知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关”:“当你引入生成式AI,就能够在社会的许多领域创造了新的智能。占GDP 30%的这部分比重将增长到40%,意味着每年新增10万亿美元的产值。”
对于博通来说,与OpenAI的合作将帮助公司稳固在AI市场的地位。虽然凭借定制芯片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但博通仍然处于AI芯片龙头英伟达的阴影之下。
陈福阳表示,作为一家未上市公司,OpenAI的价值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是“少数几个在创建基础模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之一”。
今年9月,博通发布截至8月3日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公司期间营收15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创下历史新高;Non-GAAP下净利润为84.04亿美元,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EPS)为1.69美元。
另一边,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创公司,OpenAI今年以来动作频频,与甲骨文、英伟达、AMD等巨头签署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协议,覆盖算力、云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
今年9月,英伟达与OpenAI宣布达成合作,OpenAI将建成并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配备数百万块英伟达GPU,用于训练下一代模型。同时,英伟达计划逐步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10月6日,AMD(超威半导体)也进入OpenAI的“朋友圈”,双方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技术整合,未来数年内部署6GW的AMD图形处理器算力。同时,AMD向OpenAI发行1.6亿股认股权证,约相当于其10%的股份。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最新的访谈中表示,从电子元器件制造、物理设施搭建,到电力设备、芯片产能扩张,再到消费者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支撑,所有环节必须同步启动,“这是一场复杂的多线协调战役……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的交易”。
在宣布与博通合作的公告中,奥特曼表示:“与博通的合作是建设能够释放AI潜力、为人类和企业带来实际价值所需的基础设施的关键一步。通过开发我们自己的加速器,进一步丰富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共同打造推动AI前沿的算力以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