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牧张雨叶欣)“我才17岁,怎么就得了胆结石?”10月14日,即将从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出院的高三女生小琳(化名)想起几天前的经历仍有些感慨。这个因偏爱炸鸡、汉堡,备考期间久坐少动的女孩,在一个月内被胆绞痛折磨了五次,最终通过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彻底摆脱了病痛。
一个月前,当时正备战月考的小琳,第一次感到右上腹隐隐作痛。“疼的时候冒冷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但以为是普通胃痛,忍忍就过去了。”小琳说,那段时间学习压力大,她每天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几乎没有运动时间,三餐全靠外卖解决,薯条、炸鸡、汉堡、奶茶轮番上阵,“这些食物吃着开心,能让我学习时更有精神。”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小琳跟着家人出游,各地特色美食、高热量零食没断过,本以为是放松,却没想到让胆囊“彻底罢工”。10月8日,胆绞痛再次急性发作,疼得她无法忍受,家人紧急带她返汉,送往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经检查,小琳被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还合并胆囊腺肌症。
“虽然她只有17岁,但身高体重已和成年人无异,且偏胖,胆囊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功能早已受损。”副主任医师邱实解释,小琳常吃的高脂高热量食物,会让胆汁浓稠、排出不畅,胆固醇不断沉积就形成了结石,再加上久坐少动、焦虑熬夜,这“三件套”正是胆囊健康的“大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习惯,也让胆结石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确诊后,小琳和家人最先考虑的是“保胆”。“孩子年纪还小,能保住胆囊当然最好。”小琳妈妈说道。可胆囊功能检测结果给了他们一盆冷水——小琳的胆囊收缩功能仅32%,“相当于胆囊已经‘半退休’,无法正常储存、浓缩和排出胆汁。”邱实表示,这种情况下强行保胆,结石复发率极高,后期很可能还要再做手术。
经过充分沟通,小琳和家人同意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 月9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医生在小琳肚脐内侧开了一个约2厘米的小切口,通过这个“隐形入口”精准操作,从入镜到取出结石,全程仅用12分钟。“单孔手术创伤小、疼痛轻,不用插尿管和引流管,切口藏在肚脐里几乎看不见疤痕,很适合年轻爱美的患者。”胆石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江帆介绍。

江帆副院长带领团队手术中。通讯员供图
术后仅4小时,小琳就能自行下床如厕;第二天早上,她已经能正常走路,还笑着跟护士说:“原来以为得让妈妈扶着,没想到恢复这么快!”
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江帆表示,近年来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接诊过不少初高中生、大学生和职场新人,都是被不良生活习惯“喂”出来的结石。他提醒,胆结石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疼痛发作时,往往已出现炎症或结石嵌顿,越早发现、越早处理,越能避免并发症。
针对年轻群体,江帆给出三点建议:一是控制油炸、高脂食物摄入,减少胆囊负担;二是避免久坐,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促进胆汁流通;三是出现右上腹疼痛、反酸、恶心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责任编辑:班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