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凯英”)正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即将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北交所轮胎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泰凯英专注研发与品牌,通过整合中国优质供应链,服务全球高端客户。公司近三年营收从18.03亿元稳健增长至22.95亿元,净利润从1.08亿元提升至1.57亿元,毛利率相对稳定在18%-20%,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近30%,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公司此番上市,不仅将获得充分的资本助力,更标志着中国轮胎企业从规模化制造向技术驱动转型。随着全球矿业复苏和基建需求增长,泰凯英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为投资者带来可持续价值,同时为中国制造业高端化升级提供新范式。
场景化研发:攻克痛点的技术护城河
放在整个轮胎市场,泰凯英的业绩都颇为亮眼。
报告期内(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18.03亿元攀升至22.9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9%。净利润同样保持稳健增长,从1.08亿元增至1.57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毛利率稳定在18%-19%之间,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显示出较强的成本控制和产品溢价能力。
业绩增长态势在今年上半年仍在持续。今年1—6月,泰凯英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在8.05%-14.58%和7.88%-12.99%。
营收和净利润双增背后,是泰凯英的研发模式所铸造的竞争力。
据了解,矿业和建筑业轮胎的使用工况极其复杂、恶劣,不同的路况、矿种、载重、运距、气候都会对轮胎性能提出截然不同的要求。泰凯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这种非标需求,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可批量制造的标准化产品。
招股书显示,公司建立了独特的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以用户场景化需求为导向,贯穿需求管理、产品立项、设计、试制、路试及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研发团队通过对路面情况、作业温度、车辆装载量、矿种、运距、车速、坡度等30多个场景参数的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工况开发专用轮胎产品。截至目前,其已经开发出了700余种适应于不同作业环境的轮胎,能够基本满足各种矿建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在菲律宾某镍矿项目,公司针对雨季泥泞路面和尖锐矿石工况,开发了专用轮胎产品,通过特殊的胎面花纹设计和抗切割配方,使轮胎寿命达到国际一线品牌的120%,而价格低15%,为客户创造显著价值。在澳大利亚铁矿项目,公司针对长运距、重载工况开发的矿用轮胎,通过优化散热结构和承载设计,使轮胎耐久性能提升35%,故障率降低至1%以下。这些数字背后,是泰凯英对场景化研发的执着追求。
研发团队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支撑。泰凯英研发人员共76人,占员工总数比例高达25%,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1.5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2.11%。研发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国际一线轮胎企业工作经历。这支"精锐部队"不仅技术过硬,更因独特的激励计划而充满创新活力——真正实现了"让创新者获利"。
值得注意的是,泰凯英的这些技术优势已经直接转化为市场认可。公司不仅是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国内工程机械龙头的主要供应商,更是成功打入国际顶级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成为利勃海尔(LIEBHERR)评定的A类供应商。在矿山领域,公司则与全球前十大矿业集团中的五家建立了合作。
高端客户的集群效应,为泰凯英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这些行业巨头供应商认证体系极其严苛,一旦进入其供应链,便会形成长期、稳定且排他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保持稳定,客户黏性极高。这不仅带来了持续的订单,更成为公司品牌信誉和技术实力的最强背书。
全球市场布局:从“成本优势”到“技术认可”的价值跃迁
当许多企业还在以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时,泰凯英已经完成了从“成本优势”到“技术认可”的跨越。作为一家生于青岛、放眼全球的公司,泰凯英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常年保持在70%左右,产品出口至全球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约80%。
这种深度的国际化布局,不仅分散了市场风险,更证明了其产品具备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一线品牌同台竞技的实力。
公司的国际化并非以价取胜,而是依靠技术、品牌和服务。它是中国首家与力拓集团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的轮胎品牌,打破了该领域长期由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
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调研统计,泰凯英2023年工程子午线轮胎销量位列中国品牌第3名、全球品牌第8名。在细分领域,其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品牌价值的提升是最好的见证。2023-2024年,公司连续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超50亿元。在国际市场,Techking品牌的知名度持续提升,在全球矿建轮胎用户群体中享有良好声誉。品牌溢价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公司产品均价较2022年提升12%,高于行业平均涨幅。
据TechSci Research报告,全球工程轮胎市场规模约170亿美元,且保持年均3-5%的增长。目前国际品牌仍占据80%左右市场份额,这为中国轮胎企业留下了巨大的替代空间。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的背景下,矿建轮胎需求持续旺盛,为公司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此外,公司还在电动矿卡轮胎、轮胎智能管理系统(TIKS)及无人驾驶矿用车轮胎应用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为其未来增长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泰凯英的上市,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场景化+国际化”的模式,也展现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巨大潜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