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4 23:54:10 股吧网页版
【评论】“国考”打破35岁报考门槛,为社会招聘提供权威示范
来源:界面新闻

  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国考”报名即将开始。2026年度“国考”报名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放宽了对报考年龄的限制,其中一般报考者年龄的上限由35周岁以下调整至38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则由40周岁以下放宽到43周岁以下。

  自1994年原人事部发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以来,我国公务员招录一直明确要求报考者年龄为35岁以下,近年来只是针对部分高学历人才报考才有所放宽年龄限制。如今作为考公考编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考试,“国考”打破35岁报考门槛格外引发关注。此举显然提供了权威示范,有望推动全社会在招录人才过程中摒弃“唯年轻化”的错误理念,助力解决就业市场年龄歧视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就业市场形成了“35岁”门槛现象,上至政府部门考公考编,下至社会各类性质的企业招聘,尤其是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多把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这种操作明面上看似更注重员工的年轻化和工作活力,其实是一种明显的年龄歧视,违反了就业机会平等的法律规定,而且造成了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对此,社会上关于取消35岁招聘限制的呼声正越来越高。

  此前在202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要求,消除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如今,最新发布的报考公告顺应外界呼声,将一般报考者和硕博研究生等的年龄限制同步放宽,体现了国家深化公务员队伍改革,选拔任用人才不再唯年龄是准的价值取向。正如国家公务员局在公告中所称,本次考试积极服务中心大局,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每年上百万人参与竞争的“国考”放宽对“35岁”的执拗追求后,舆论期待此举能在社会上引发连锁反应。而要改变就业市场根深蒂固的35岁歧视现象,单靠“国考”放宽年龄限制还不够,这还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多管齐下,彻底破除职场“玻璃门”。

  首先,各类企业需要扭转招聘理念,摒弃“成本优先”的短视思维,在系统内部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评估体系,以岗位实际需求而非年龄作为招聘标准,把更多35岁以上、技术实力更优秀、工作经验更成熟的人才录用到合适的岗位上来。其次,对于劳动者来说,到了35岁正是心性成熟,创造更好工作成果的年纪,所以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及时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说到底,保持个人核心竞争力才是王道,才是不被职场淘汰的根本保证。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最重要的是,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清理带有年龄歧视的政策性文件,尤其是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彻底梳理并废除多年来对就业年龄方面的不合理限制,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也要在政府监管方面,明确就业年龄歧视判定标准,增加监管处罚可操作性。参考国外经验,建立对企业用人机制的制度约束,强化反就业歧视体系建设,通过立法保障中高龄人才的平等就业权益,应成为政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必要举措。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