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显示,丰巢创始人兼CEO徐育斌近日因身体原因已正式提出辞职,辞职后不影响丰巢的正常运营。南都记者就此向丰巢方面求证并咨询CEO继任者,对方未予否认,但也未提供更多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徐育斌自2015年4月起担任丰巢首席执行官,加入丰巢前,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3月,他曾就职于顺丰速运的多个部门,拥有超20年物流行业相关从业经验。2015年,徐育斌发现快递末端配送高峰期与收件人偏好取件时段不匹配的痛点,从而创立了丰巢科技,旨在优化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体验并以创新的方式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痛点。
丰巢总部设立于广东深圳,旗下产品服务覆盖物流快递、社区服务、广告媒介等领域,依托智能柜提供最后一公里交付等解决方案。工商资料显示,丰巢在2015、2016、2017、2018、2021年先后获得多轮融资,顺丰、申通、普洛斯多轮参投,投资方还包括韵达、中通、钟鼎资本、福杉投资、启盛投资、鼎晖百孚、红杉中国等。2024年8月,丰巢提交港股上市招股书,被视为有望冲击“快递柜第一股”,丰巢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徐育斌持股公司2.21%的股份。
招股书援引行业报告称,按2023年收入计,丰巢是中国最大的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截至2024年5月31日,33万组丰巢智能柜覆盖中国31个省份。2021~2023年,丰巢的快递末端配送服务所交付的包裹数量分别为62.04亿件、58.23亿件及64.63亿件。结合同期全年快递业务量测算,丰巢配送和交付的包裹量约占全国的5%~6%。
从收入构成来看,丰巢主要收入来源于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快递员派件入柜),以及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即消费者通过丰巢柜寄出快递),受电商退换货综合服务的发展所推动,到柜寄件需求增长快于到柜取件需求。2021~2023年,受网络扩张相关开支增长拖累,丰巢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逐渐收窄。2024年前五个月,丰巢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的盈利能力显著增长,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及增值服务(如取送洗护、广告等)快速增长等因素。
丰巢向滞留未取的包裹收取超时保管费曾引发外界争议。据招股书数据,丰巢为消费者提供18小时的免费畅存期,按超时最低收0.5元服务费计算(每额外12小时),2021年-2024年前5个月,丰巢就累计向约16.15亿个滞留包裹收取畅存费约8.07亿元。
近年来,港交所对新股上市的审核趋向严格。在提交上市招股书后,2024年10月,丰巢曾被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有关公司协议控制架构、业务经营合规性、规范运作等方面问题的说明,其中涉及“业务收入中涉及滞留费用及包裹服务费的金额、占比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但丰巢未在规定时间公布上述补充材料。
截至2025年2月,丰巢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因已超6个月,正式失效。根据港交所规定,在招股书失效后,拟上市公司还可以再次申请。彼时,丰巢方面对外表态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工作仍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