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5 02:09:50 股吧网页版
怕“太空竞赛2.0”输给中俄?美国要在5年内向月球发送核反应堆
来源:上观新闻

  前不久,美国宣布计划在2029年底前将一座100千瓦级核反应堆发送至月球,以此作为重返月球并建立月球基地的关键一环。

  100千瓦级功率仅相当于地球上一小片社区的用电量,但对太空探索而言前所未有,美国更是希望依赖自身工业力量来完成这一壮举。

  然而,从工程设计到辐射防护,从发射部署到稳定运行,每个环节都被认为面临重大挑战。

  为何迫不及待?

  两个月前,美国交通部长兼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下达指令,要求加速推进在月球建造核反应堆的计划。

  该指令为NASA建设月球核反应堆项目设定了紧迫的时间表,目标是在2029年底前完成一座100千瓦级核反应堆的发射与部署。

  美国为何对建设月球核能系统如此上心和急切?

  综合各方分析,不外乎两大动因。

  一是为建立月球基地夯实基础设施。

  美国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执行“阿波罗计划”,曾六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但未能在月球上建立可供人类永居的基地。

  要建立月球基地,有稳定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然而,月球环境极度恶劣——夜晚长达两周,温度极低且完全黑暗,依靠太阳能电池根本无法持续、可靠供电。

  相比之下,核反应堆优势明显: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能确保月球基地在极端环境下持续运转,为生活、通讯、科研、采矿等活动提供充足和稳定的能源。据悉,核反应堆所产生的电力大约可连续供应十年。

  二是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抢占先机。

  达菲指出,中国和俄罗斯正展开一个联合项目,计划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在月球上建造核反应堆。如果两国率先行动,可能会划定一个禁行区域,以限制美国在月球上的行动,从而制约美国在太空领域获得战略优势。

  按照一名NASA高官的说法,加速推进在月球上建造核反应堆对美国“赢得第二次太空竞赛”意义重大。

  NASA项目主管史蒂文·西纳科尔表示,美国若想重登月球、登陆火星,甚至前往深空开展科技探索活动,核能是一项关键推动技术。

  有何技术难点?

  众所周知,在地球上建造核电站绝非易事,要在月球上“安置”核反应堆显然更为复杂。

  NASA多年来一直资助核反应堆研究,先前曾宣布将研发一套40千瓦级核裂变发电系统,计划于本世纪30年代初期在月球部署。

  如今要部署100千瓦级核反应堆,而且要在未来不到5年内实现,技术难度和挑战会更大。

  首先,需要一枚强大的运载火箭将核反应堆送入太空。

  马斯克的SpaceX、贝索斯的蓝色起源,以及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旗下的联合发射联盟,被认为都有可能承担这项任务。

  但有分析指出,尚无合作伙伴展示出可靠能力。

  其次,需要一个能够将核反应堆送至月表的着陆器。

  专家表示,着陆器带来许多复杂问题: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着陆器需要一套推进系统来减缓下降速度,以实现软着陆。而完成相关操作需要充足的燃料储备以及加装先进的导航系统。

  依照NASA设想,该着陆器必须能将至少15吨有效载荷送上月球,但现有成功案例仅是美国萤火虫太空公司(Firefly)运送了0.1吨有效载荷。

  第三,核反应堆能否安全顺利发射也被打上问号。

  研发核反应堆的初创企业纳米核能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沃克担心,搭载核反应堆的火箭在升空过程中会否发生意外,比如一旦爆炸会发生什么情况,包括核燃料泄漏范围会有多大以及如何处理等。

  对此,核反应堆开发商X-能量(X-energy)的新兴技术主管约翰·肯尼迪表示,在发射过程中,核反应堆不会运行,因为控制系统将被锁定,以防止开启核裂变进程。

  第四,核反应堆面临冷却难题。

  在地球上,建造核反应堆一般选择靠近河海等有水源的地方,以便冷却堆芯和散热,但在月球上要实现这一点很难。

  由于太空没有水和空气,必须依赖大型散热器来散热;同时为保护月球环境和宇航员,还需要加设厚重的辐射屏蔽装置,这些额外设备都会增加核反应堆的总体重量。

  还有哪些挑战?

  除了技术壁垒,还存在法规障碍和责任问题。

  法规层面,地球上有关于核反应堆周围安全区的法律规定。

  NASA前官员拉尔表示,月球上不存在此类规定,设立安全区将涉及技术和地缘政治等诸多问题。

  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签署了《外层空间条约》,为各国在太空互动提供了框架协议,但缺乏细节。

  责任层面,美国国内核电行业通过《普赖斯-安德森法案》来设定责任上限以促进企业投资,未来发展太空核能可能也需要类似安排,否则私营企业难以承受无限责任风险,因为任何签约公司都将面临巨大的工程障碍和财务风险。

  目前,NASA并未透露月球核反应堆计划所需预算,仅表示可能需要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