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3日,北约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核演习。此次演习将持续约两周,共有14个北约成员国参加,71架军机参演。演习据称不针对任何国家或事件,但将向“潜在对手”发出明确信号。
分析认为,在俄乌冲突延宕、美国威胁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紧绷的背景下,这场年度核演习更受外界瞩目。目前,北约与俄罗斯都在降低部署和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门槛,这让地区爆发核冲突的风险显著上升。
“门槛正在降低”
“坚定正午”演习为北约例行年度演习,已举行超过10年。和以往一样,此次演习不会实际动用核武器,但将模拟可能动用核武器的场景。
今年的演习由荷兰主导,共有14个北约成员国参加,将汇集来自各成员国的2000余名人员,另有一支特遣支援部队从丹麦出发展开行动。
此次演习中参演的飞机数量将是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最多的,共有71架军机参演,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和加油机。
其中,美国将首次派出4架能同时挂载常规武器与战术核武器的F-35战机参演,取代此前的F-15E战机。作为东道主的荷兰也将动用最新美制F-35战机。北约新成员国瑞典则将派出“鹰狮”战机参演,增强与别国的合作。
除了荷兰与丹麦外,英国、比利时的空军基地也将为这些战机提供保障。
尽管负责北约核政策的官员称,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或事件”,重点将围绕“保护地面核资产免受威胁”。
但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演习将“向潜在对手表明,我们将会也能够保卫所有盟友免受任何威胁的侵害”,北约必须确保自身的核威慑力量可靠、安全和有效。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军事观察员滕建群表示,和以往相比,今年“坚定正午”演习体现出的几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方向性明确。此次演习意在显示北约核威慑能力,展示战术核武器的表现,应对北欧、东欧地区可能发生的核冲突或核战争。
二是由北约成员国主导。
通常美国不会允许将核打击指挥控制权交给其他盟国,但今年的演习却由荷兰主导。这一方面体现出,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欧洲国家在使用核武器方面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正在放权。美国乐于向北约成员国提供装备,让其“冲锋在前”并承担更多防务义务。
三是使用核武器的门槛正在降低。
目前在北约成员国中,仅美国、法国和英国拥有核武器,但美国在比利时、德国、荷兰等至少5个国家的基地部署了B61型核弹等战术核武器,近来还用最新型B61-12核弹来代替之前型号。在此次演习中,多个参与国的战斗机都能够挂载战术核武器。
另外,俄罗斯也已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滕建群指出,这意味着北约与俄罗斯都在降低部署和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门槛,开始演练“外科手术式”的低当量核打击,这让地区爆发战术核武器冲突的风险上升。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此次演习大部分被安排在欧洲北海举行,位置远离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出于降低调门的考量,避免局势进一步激化。
美国对俄“变脸”?
外界认为,在俄乌冲突延宕不休、地区紧张局势加剧、美俄关系出现转变迹象的背景下,这场核演习更受外界瞩目。
一方面,俄乌局势仍在升级,俄罗斯和欧洲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近日,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军事目标甚至政府部门均遭俄军密集轰炸。
冲突还在不断外溢,9月起,德国、丹麦、挪威和波兰等欧洲国家分别报告其上空出现来历不明的无人机。欧盟多国以及北约、乌克兰方面已同意打造具备侦察、追踪和拦截功能的“无人机墙”。
另一方面,对于延宕许久的俄乌冲突,特朗普政府对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称,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不结束俄乌冲突,他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远程导弹。消息人士称,相关讨论正逐步升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于17日与特朗普举行午餐会当面谈。
另外,普京此前提出将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一年,被视为给双方进行对话营造氛围,但此后俄方一直未收到美国方面的回应。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称,俄美之间的对话出现了“严重停滞”。
滕建群认为,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俄罗斯“变脸”,原因是特朗普意识到普京实际并未配合其迅速解决俄乌冲突的主张,“分分秒秒内”解决冲突的可能性已几近于无。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仅是出现了策略性调整。”滕建群表示,美俄在经贸等其他领域的合作仍在回暖,美方近期还解除了对俄罗斯直航美国航班的限制,其对俄政策的大方向未变。
滕建群还指出,美方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不仅是为了提高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并获取经济利益,更有其深层考量。美国已在亚太地区部署或鼓励盟国部署陆基中程导弹,此次则是希望借机在东欧地区也部署中程导弹,以此在欧亚大陆板块从东西两端形成“导弹墙”。
陷入危险螺旋?
面对“核”字当头的北约演习,俄方也在加强威慑。
当地时间10日,普京表示,俄方可能将很快公布一款新型武器,目前相关测试进展顺利。
有分析认为,新型武器可能是新型核武器投掷平台或具备战略威慑力的常规武器。此前,俄罗斯公开了“雨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还处于测试阶段。
还有舆论注意到,近期俄罗斯国家杜马已批准俄罗斯与古巴的军事合作协议。
分析认为,相关协议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俄古两国的军事合作,并有助于俄在两国政府间协商方面的双边合作框架内,向古巴境内部署几乎任何进攻系统。
滕建群认为,对于北约年度核演习,俄方可能不会有特别差异化的反应。但若乌克兰使用美方提供的“战斧”导弹打击俄境内战略目标,俄方预计将采取多方面反制。
首先,俄罗斯大概率将增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力度和范围,冲突将再次升级。
其次,俄罗斯可能会采取非同寻常的反制措施,比如在古巴、委内瑞拉等美国“后院”部署“榛树”、“伊斯坎德尔”等导弹。这势必将影响美俄关系,对大国关系的稳定构成巨大挑战,甚至引发类似“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
滕建群认为,北约与俄罗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核武器,双方当前拉开架势“秀肌肉”,更多是为了起到威慑作用。但持续的核威慑和演习,很可能让双方陷入“演习-反应-再演习”的危险螺旋,提升核冲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