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武汉高速闸口通行车辆达到995.81万台次,再创新高,交通线网的发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10月14日,记者从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这五年武汉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到1.85万公里,武汉正奋力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中游,是国家立体综合交通网六条主轴线的中心交点,也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重要枢纽节点。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武汉市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11.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4。长江航道“645工程”武汉段完工,万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达武汉;汉江航道提升工程加速,实现千吨级船舶全天候通行。同时,武汉天河、花湖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格局加快形成,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获批。
得益于覆盖空、铁、水、陆的立体交通网络的持续完善,武汉人流、物流加速汇聚、高效流转。
国际运输方面,120余条国际运输通道支撑外贸稳定增长。天河、花湖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65条,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是2020年的5.4倍、6.3倍;中欧班列国际线路58条,连续两年开行千列以上,是2020年的2倍,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武汉制造“新三样”搭乘中欧班列直达欧亚;近洋直航航线5条,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等通过集装箱班轮出海。
从城市运输看,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700万人次城市客运,每天运送超210万吨货物、揽收730万件快递。从物流成本看,2024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占比率12.2%,较“十三五”末降低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
“十四五”时期,武汉交通经济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1154.7亿元,社会物流总额达5.1万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56.9%、39.1%。5年间,交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40%以上,新增A级物流企业285家,总量达457家,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