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5日),京东联手广汽集团、宁德时代“造”车的消息引发高度关注。
资本市场已经给出直接的回应,三方均为上市公司,京东港股上涨超1%,宁德时代A股、H股联袂上涨,而广汽集团涨幅最大,A股涨超6%,H股一度大涨13%。
在我看来,此次京东入局“造车”,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模式创新。据了解,此次即将发布的这款新车,实际上是由京东汽车联合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三方共同推出。根据披露的定位和车辆配置,预估定价在10万元~12万元之间。该车将于京东双十一期间发布,并由京东进行独家销售。在新能源电池方面,有望采取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模式,而车型则为广汽埃安换电车型。
如果将京东、宁德时代和广汽三方的业务单独拆分来看,各自业务本身并不稀奇。但是如果把三方优势联合起来,确实是一种能够带来三赢的新模式。
京东的优势,其实还是强大的平台优势,有了京东App,消费者就能“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不仅能下单买车,还能定制车型、定制服务。这种优势,是其他汽车销售模式难以复制的。宁德时代的优势在于“巧克力换电”模式,司机将新能源车开入换电站后无需下车,只要在手机上下达指令,电站就会自动在车辆底部进行换电操作,全程用时约100秒。而广汽的优势,在于其成熟的制造能力以及售后服务环节。
聚合三方优势的结果,是消费者能够用足够低的价格,不仅能买到“国民好车”,还能获得从购买、定制到售后服务的多重服务。
有朋友说,京东这次“造”车,也真是够卷的。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年我们对于新能源车企,还有电商平台的各种卷,早就习以为常。但以前要么卷的是价格,要么卷的是给汽车配上彩电、冰箱、按摩椅。而这一次,“卷”出了新高度,“卷”的是造车新模式,这确实是一次非常不错的创新。
但笔者也想提醒一句,短期来看,舆论纷纷叫好。但能否既叫好,又叫座,消费者最终是否买账,仍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首先,买车和买手机还不一样,稍有负面新闻,影响会很大。其次,京东新车在双十一期间发布,双十一活动过了之后又会怎样呢?最后,三方捆绑,最终还会涉及利益上的分配,这种合作共赢要想长此以往,也还需要长期维持某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