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叶子申记者杨烨秦春刚)10月14日,来自福建厦门的碳化硅外延行业龙头企业——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瀚天天成”)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瀚天天成曾于2025年4月8日首次向港交所递表;2023年12月向上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后于2024年6月撤回申请。业界认为,此次瀚天天成再度向港交所发起上市冲刺,不仅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节点,更折射出在碳化硅外延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竞争格局正持续加剧。
行业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超过30%
公开资料显示,瀚天天成成立于2011年,由碳化硅行业知名科学家赵建辉博士创立,核心业务聚焦于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研发、量产及销售。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自2023年起,按年销售片数计算,瀚天天成已稳居全球最大碳化硅外延供货商宝座,2024年市场份额更是超过30%。
招股书显示,瀚天天成是全球率先实现6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大批量外供的生产商,也是中国首家实现商业化3英寸、4英寸、6英寸和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批量供应的生产商。
从经营数据来看,2024年公司通过外延片销售和代工两种模式,累计销售超过16.4万片碳化硅外延芯片;在往绩记录期间,累计交付碳化硅外延芯片合共超50万片。
目前,瀚天天成在福建厦门拥有一个生产基地,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产量分别达到14.51万片、5.75万片,产能规模持续释放。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瀚天天成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41亿元、11.43亿元、9.74亿元和2.66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43亿元、1.22亿元、1.66亿元和0.14亿元。
多强竞逐:国内碳化硅外延行业市场潜力大
瀚天天成的上市冲刺,背后是中国碳化硅外延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下游应用市场的快速崛起,碳化硅外延片的市场需求持续高增,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此趋势下,国内碳化硅外延行业已形成多强并立的竞争格局,除瀚天天成外,多家企业在不同细分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据集邦咨询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排名中,中国企业天科合达与天岳先进分别以17.3%和17.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第三。外延片领域,天域半导体同样表现突出,截至2025年5月31日,其6英寸及8英寸外延片年度产能约为42万片。此外,碳化硅外延产业链还包括普兴电子、合盛新材、三安光电等多家相关企业。
行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将第三代半导体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各地也密集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从研发、产能建设、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资本市场同步发力,去年以来,碳化硅产业链中的衬底、器件、设备等细分领域均有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为行业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大幅带动碳化硅外延片需求量上涨;同时,光伏逆变器、储能等领域需求也同步增长,形成多元化需求支撑。
金元证券研报认为,考虑到当前碳化硅器件主要应用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第一大国,国内碳化硅器件市占率整体偏低,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碳化硅外延片市场增长速度将快于全球市场。按收入计算,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32.2%,显著高于全球市场24.3%的复合年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碳化硅外延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的关键时期,在政策持续护航、头部企业引领技术突破等背景下,中国碳化硅外延行业的竞争持续加剧,并逐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迈进,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自主可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