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主要包括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镇江、扬州、淮安、常州溧阳市和金坛区;安徽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地。
2013年以来,南京都市圈探索建立了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行机制。决策层定期召开“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协调层研究谋划协调推动各领域的具体事项;执行层目前有17个专委会,其中有7个专委会和公共服务领域密切相关,常态化召开活动。
2021年以来,南京都市圈每年编制年度工作要点,五年以来已经有240条重点任务,其中涉及公共服务领域有40多条。
截至目前,在跨城交通出行方面,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建设,南京都市圈的铁路运营里程近3000公里,面积密度是全国的近2.7倍,其中超过一半以上都是高速铁路,近1700公里。市域郊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600公里,预计明年南京到马鞍山的轨道交通将正式通车。目前都市圈各城市之间开通了60多条毗邻区的公交线路,南京与毗邻县区公交覆盖率达92%。都市圈城市之间也已经实现了公交一卡通。
在回应群众诉求、共享医疗资源方面,搭建了都市圈预约挂号平台,市民可以通过网站、APP、电话预约的方式在都市圈110家医院进行预约挂号服务,挂号服务总量超过了3700多人次,南京远程医疗系统已经对接都市圈的3个城市5家医疗机构。
在强化跨区域卫生应急协同,今年7月和马鞍山签订了毗邻区域的院前急救互援协作框架协议,协议签订一个多月两地完成了11起跨省急救,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为跨省的急救协作提供了经验参考。
在方便群众办事方面,正式上线“南京都市圈公共就业创业网上服务平台”,后升级为“长三角招聘专区”,实现就业、创业政策、重大活动互通共享,招聘信息、岗位信息实时发布,累计访问量超过20万人次,大量的求职者实现跨区域就业。
在社会保障方面,南京都市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全程无纸化办公,苏皖两省失业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全面实现。
在政务服务方面,目前南京都市圈已经有200个高频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都市圈同标准办理,其中178个事项实现线上办理,22个事项线下代收代办,同时首创省通办、自主办理模式,有99个通办事项可以在自主终端机上办理。
在社会治理方面,针对南京和毗邻地区的人员跨区需求,苏皖“两省一街”乌江警务室和丹阳警务室挂牌成立,并逐步整合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等5方力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促进文体融合方面,南京都市圈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线上自驾游的服务平台,涵盖各地的景区、门票、线路等产品2000余个,联合开展都市圈的文旅资源推进,打造南京+都市圈精品旅游线路,举办“邀约都市圈旅读新金陵”旅游产品推介活动、“来南京过大年”主题活动等,推动都市圈城市文旅合作常态化开展。联合举办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了体育舞蹈公开赛、都市圈青少年足球联赛,环南京都市圈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发布都市圈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体育旅游赛事、信息,推出景区加体育运动加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同时挖掘市场的消费潜力,联合都市圈城市进一步整合美食、购物、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举办都市圈网上年货节、外贸优品南京行等专场展销会活动。同时培育都市圈的老字号品牌,推动特色创新发展。
下一步,南京都市圈要认真谋划“十五五”规划,学习借鉴兄弟都市圈的先进经验,和成员城市一起努力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的宜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