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5 23:02:20 股吧网页版
刷新年内低值!央行发布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金融指标增速继续高于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央行10月15日披露的数据显示,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7%、8.4%、6.6%。

  9月末,M1、M2“剪刀差”(M2同比增速减去M1同比增速)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刷新今年初M1统计口径调整以来的新低,折射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此外,央行本次发布金融数据时,将过去分别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合并为一篇《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以更好服务于各方对金融数据信息的使用需求。记者从央行获悉,为保证各方面获取金融统计数据的全面性,此次调整对原有数据报告内容不做删减,仅对内容进行合并。

  关键数据一览:

  ——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9月末,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

  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活期化 M1增速明显回升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债券发行尤其是政府债券发行,对推高社会融资规模起到了重要作用。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

  “今年以来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企业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也更加畅通,直接融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分析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进度较快,支持“两重”“两新”、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对扩内需、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受益于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也有所增多,对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也有助力。

  从社融结构看,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政府债券余额在社融“盘子”中的占比呈现“一降一升”趋势。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单一的贷款指标越来越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宜更多从社融等更全面的指标观察金融总量。”分析人士表示,从社融增量看,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其他更丰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供。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支撑M2增速保持较高水平。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在去年同期基数基础上,仍保持较高增速。M1余额增速继续回升,同比增长7.2%,较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了7.1百分点。

  伴随着M1增速的进一步回升,M1、M2“剪刀差”(M2同比增速减去M1同比增速)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刷新今年初M1统计口径调整以来的新低。

  分析人士称,近几个月M1增速回升态势明显。除了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外,也与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活期化有关。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存款方面,前三个月,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近几个月以来,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仍保持较快增长。”分析人士表示,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非银存款增长较快,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多增较多有关。在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不少市场机构将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之间的变化视同居民存款“搬家”到股市。

  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所谓“存款搬家”,其实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的变化,把银行里的储蓄存款转换成其他资产的现象,本质上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一种表现。存款搬家是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收益率相对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

  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9月,贷款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增速在7.7%左右。”分析人士表示,9月重点行业扩张、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等因素为信贷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势。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企业融资需求有效释放。

  某国有大行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行制造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过半,其中多数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可以有效匹配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的长周期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信贷资金支持。

  近期,江苏、广东、广西等多地宣布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完成投放,主要投向城市更新、交通、水务、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助力缓解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信贷资金的增长。

  居民信贷需求也有所回升。分析人士称,9月,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进一步释放。同时,近期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相继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上行,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暖。

  某大型银行深圳分行有关负责人反映,9月以来,改善性住房客户的按揭贷款咨询明显增长。

  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了更多信贷支持。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信贷资源供给充裕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

  从资金价格看,贷款利率持续保持在低位。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今年以来,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说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比较高。”分析人士称,同时,随着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银行通过“贷款明白纸”对各类融资费用进行统一明示,推动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也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江苏某电缆企业在当地银行申请800万元普惠贷款过程中,通过填写“贷款明白纸”,银行了解到企业名下有多项专利,可享受贴息政策,便与企业沟通申请专项信贷产品,预计每年可节约融资成本10万元。

  “目前我国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分析人士表示,庞大的资金规模已经较好满足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很难再实现以往的快速增长态势,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一致。当前,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需求不足状态,低通胀、低利率是基本特征。

  分析人士表示,与政府部门相比,私营部门对利率更加敏感。利率机制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进一步提升,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实现。因此,要把握好量价协同,以及贷款、债券、理财等不同市场利率之间的协同,有效发挥利率调控机制作用,更好激发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提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

  “当前,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分析人士预计,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前期推出的促消费、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将继续逐步显现。近期产业政策实施力度也在加大,对投资持续形成支撑,支持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