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三季报拉开披露大幕。10月15日,华富基金、中银基金、东财基金率先披露共计4只基金的2025年三季报,为年内首批公募三季报。其中,东财稳健配置六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的最新规模环比均实现翻倍。除规模情况外,三季报也披露了相关产品的最新资产配置情况以及投资策略。有基金经理指出,展望四季度,人工智能产业预计将迎来多项景气催化,在当前阶段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权益基金规模大涨
10月15日,东财稳健配置六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中银上海清算所0—5年农发行债券指数合计4只基金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为年内首批公募三季报。
从最新规模来看,有3只产品环比翻倍。例如,截至三季度末,东财稳健配置六个月持有期混合(FOF)的规模达1.91亿元,较二季度末的2036.3万元大幅增长超800%。申购情况方面,三季度期间,有两名机构投资者分别申购该基金4709.52万份、8460.94万份。
同期,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的规模也达80.79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5.75亿元翻倍。另外,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联接的规模也由二季度末的9.96亿元跃升至三季度末的26.58亿元。不过,中银上海清算所0—5年农发行债券指数的规模环比则有所下滑,由二季度末的84.69亿元降至三季度末的79.01亿元,降幅为6.71%。
上述3只权益类基金规模翻倍,也是年内权益类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缩影。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的最新规模为5.55万亿元、4.16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4.66%、18.54%。
业绩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东财稳健配置六个月持有期混合(FOF)A/C份额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3.83%、3.51%;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的年内收益率则高达69.31%,其联接基金A/C份额的收益率为61.23%、60.86%。相较之下,中银上海清算所0—5年农发行债券指数的年内收益率则为-0.0027%。
人工智能产业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除规模变化外,三季报也披露了上述产品的最新资产配置情况。例如,东财稳健配置六个月持有期混合(FOF)的基金经理郭志斌在季报中指出了该基金的组合构建:以债券资产作为底仓,优选债基进行配置,并基于性价比进行转债、美债等的配置;波动型资产追求整体的分散化及资产类别的多样化,力争控制波动的基础上增强收益,涵盖多资产多风格的基金。
具体来看,郭志斌表示,组合在A股持续上行后,对A股适度进行了降仓操作。基金选择上,核心仓位坚持优选价值型基金且维持行业的适度分散性,卫星仓位适度参与均衡型基金、小微盘量化基金、科技成长型基金;多资产维度,组合参与了黄金基金、港股基金、美股基金,阶段性参与了白银。债券资产部分以国内债券为主,适度参与美债和转债。优选纯债基金为主,因为债市三季度整体承压,组合整体压降久期增配了优质的短债及中短债基金。
此外,还有基金经理在季报中披露了最新市场观点。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的基金经理张娅指出,展望四季度,人工智能产业预计将迎来多项景气催化。在算力侧,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速,华为新一代超算中心架构带动国产芯片、光模块、服务器等环节的需求与订单显著增长;在应用侧,随着DeepSeek等关键技术的持续迭代,AIGC领域有望催生现象级应用,同时,AI+消费电子及自动驾驶等相关企业的订单数据也呈现持续向好趋势。总体来看,人工智能产业在当前阶段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作为一个景气逐步落地、业绩持续释放的战略性科技产业,前期的涨幅并不构成制约因素,只要产业景气趋势与公司盈利增长得以延续,估值就有望被持续消化。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本轮行情主旋律仍是科技牛。科技创新板块在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已然很强。从周期来看,在流动性驱动背景下,这些科技股行情有望继续领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