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希望广大企业家秉持长期主义,持续开拓创新,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企业家肩负着引领企业稳健发展的重任。笔者认为,企业家必须用长远的眼光审视问题,运用战略思维规划未来,坚持“以恒心办恒业”的信念,扎根市场,深耕发展。只有这样,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稳定的增长点,为企业赢得长期的立足之地。
一方面,企业家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坚定发展信心。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可期。以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为例,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见微知著。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带动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并且,政府部门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这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实现全面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企业家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创新,构建长效创新机制,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但是,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家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耐心,将创新置于核心战略地位,通过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维度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长期动能。
其中一个举措,是加大研发投入。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结合数据来看,2024年,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211.6亿元,比上年增长8.8%。这一数据不仅表明我国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持续增长,也表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创新无止境。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家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布局,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
总之,立足长远,不仅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构成独特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家需坚定信心,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挑战,以务实的行动把握机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夯实长期增长根基,实现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