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下称《方案》)明确,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实现三个“一千万”台规模,即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智能眼镜、机器人站上风口
终端核心产品打造行动有10条举措,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产品、机器人终端能力建设、智能眼镜以及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
《方案》要求,上海要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上海市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根据《方案》,上海要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成为融合端侧大模型、分布式算力调度、多模态人机协作的下一代智能生产力中枢,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的终端承载能力。
上海还要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填补上海市手机终端能力空白。
为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方案》要求,上海要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加快产业化突破。推动工业机器人整零协同,聚焦关键零部件、高端整机等薄弱环节,补全产业链短板。加速机器人终端产品向消费级市场加速渗透,打造陪伴机器人、家庭机器人等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推动智能眼镜能力跃升,上海要围绕AR、MR、VR三类眼镜产品形态,加快打造一批智能眼镜头部品牌,形成覆盖消费级、企业级和专业级的完整产品矩阵。完善智能眼镜开发者生态,打造互联网新入口,拓展应用场景,加速工业、医疗、教育、助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落地。
记者日前从浦东新区获悉,XREAL入选《快公司》年度最佳发明,标志着中国原创技术力量正式进入全球主流创新序列,AI+AR眼镜成为继电动车、无人机、机器人之后,中国硬科技“出海第四极”。此前,XREAL One/One Pro也入选了《时代》杂志2025最佳发明。这一来自浦东的科技力量代表中国在AI+AR融合终端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资料显示,XREAL创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是近年来在全球AR领域崛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公司长期专注于AI与空间计算技术的结合,推动AR眼镜从“展示性产品”走向“日常化终端”。
聚焦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方案》要求,上海要建设卫星终端智能产线,打造卫星终端上海品牌,加快形成十万级卫星终端整机生产规模能力和出货规模。促进上游相控阵天线、射频器件、核心芯片等配套产业发展,构建卫星终端核心竞争力。
激发银发经济终端活力,上海将围绕健康监测、感知提升、安全预警、便捷通讯等功能需求,支持人工智能助听器、自动驾驶轮椅、智能导盲设备、穿戴监测设备、家庭情感陪伴终端、智能仿生假肢等创新产品发展。推进智能终端功能优化,向普惠化、智能化、情感化方向升级。
在工业终端产品方面,《方案》要求,上海要支持企业研发适应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工业控制、工业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终端产品,推动智能工厂在生产模式上的变革,实现在生产效率上的突破,支撑工业生产提质增效。鼓励企业在智能工厂建设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将大模型应用在生产决策过程中,加速扩大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
终端关键技术筑基行动共包括5条举措,分别是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提升端侧模型性能、推动软硬件协同创新、促进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
《方案》提出,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围绕手机、计算机、眼镜等各类终端产品需求,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覆盖X86、ARM、RISC—V等三大技术路线。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
同时,上海将支持智能终端用大模型发展,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端侧模型产品。加快轻量化多模态端侧模型技术研发,推进蒸馏、剪枝、量化等模型压缩技术在端侧模型的应用。通过高质量语料输入以及算法优化,实现端侧模型在各类垂直应用场景下具备与云端大模型接近的智能化水平。
为强化智能模组能力,《方案》明确,上海将支持6G、卫星通信多频段融合模组研发,实现智能终端通信低延迟、高可靠、泛连接。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底盘三大领域,支持汽车电子模组先进技术研发,提升汽车电子上游产业水平。
在显示技术方面,上海将聚焦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等关键技术指标,推动Micro LED、硅基OLED、光波导镜片、核心显示芯片等关键部件迭代创新,持续提升产品性能。支持蒸镀机、巨量转移、MOCVD等高端装备研发,加快推动全彩微显示器量产,突破背板驱动、高PPI阵列、异构工艺等关键技术。
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为了优化产业生态,《方案》提出了产业生态环境优化行动,从品牌建设、产业集聚、金融支持、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了五条举措。
据介绍,上海将通过高质量专项资金对核心芯片、端侧模型、模组、板卡等关键环节攻关给予支持。用好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人工智能产业支持资金,支持终端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
同时,上海将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对智能终端领域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工业服务业企业给予支持。
金融支持方面,上海将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上海市终端企业融资支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母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参与智能终端产业投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智能终端融资需求保障。发挥国有企业作用,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鼓励优质企业对关键环节开展并购收购。
在应用推广方面,上海将支持智能终端整机链主企业开放终端应用场景,开展相关芯片及端侧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引导智能终端创新产品在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文旅等领域加大应用力度。重点支持“产品+场景”联动,开展智能终端+应用场景融合创新优秀案例遴选,促进产品在行业应用领域落地和推广。
此外,《方案》要求加快浦东新区、松江区、青浦区、临港新片区等智能终端重点区域发展。围绕智能终端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区,加速汇聚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和创新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全市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