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开幕首日,现场人头攒动,境外采购商络绎不绝。有不少科技类公司表示,尽管外贸面临多重挑战,但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多元化市场布局,今年海外收入增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广交会上有大批A股、港股上市公司亮相,他们纷纷带来了各自旗下最新技术产品,包括最热门的机器人产品,引发众多境外采购商们的关注。
预计订单实现两位数增长
“现场情况十分热烈,整个广交会我们安排了40多位同事参与,现场有30多位同事负责接待,而场外还有10多位同事负责接应。”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兆林透露,仅仅在开幕首日上午,公司整体就接待了48位境外采购商。
据介绍,韩兆林的公司在本次展会上推出的产品主要是一款机器人咖啡机,该机器人可通过机械臂递出咖啡,一次加料能制作300杯咖啡,还具备手工拉花等功能,其展台前聚集了大批境外采购商驻足。
“甚至在广交会开幕之前,我就接待了一批来自爱尔兰、以色列等地的客户,签了300多万美元的订单。我们预计这一次广交会将比春季广交会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因为我们获得了众多客户的好评,我们在这个赛道处于领先地位”。韩兆林说。
韩兆林公司的表现只是本届广交会的一个缩影,广交会整个展馆都沉浸在一片热烈的洽谈氛围中,有不少科技类中国企业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增长迅猛。据介绍,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
从参展企业看,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占出口展企业总数的34%。从展区题材看,本届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了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及可穿戴设备等47家企业参加,更好地展现我国医疗领域先进产品和技术。
上市公司携机器人产品亮相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本届广交会上还出现了众多上市公司的身影,如美的、海尔、海信、长虹以及在港股上市的创维等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广交会的“常客”。从产品上看,这些年中国家电品牌在最新显示技术、智能化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进化”,也是广交会上最热门的板块之一。
除家电产品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机器人产品。以视源股份为例,该公司的机器人系列产品首次在广交会上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境外采购商的关注。
视源股份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的商用清洁机器人提供了高效的自动化清洁解决方案。该产品可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下(如夜间)独立、高效地完成清洁任务,优化运营效率,实现了“人机协作”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其小型化、灵活性的设计,使其能够深入清洁传统大型设备难以触及的低矮、狭窄空间,提升清洁覆盖率,满足了很多中小型场景和客户的需求。
除了商用清洁机器人外,视源股份此次还展示了四足机器人、智能柔性机械臂以及具身操作算法平台等产品,全面展示了其在机器人领域从核心部件到顶层应用的全面技术布局。其中,智能柔性机械臂和具身操作算法平台均是首次公开亮相。
此外,在港股上市的越疆科技在现场展示了越疆筋膜按摩机器人、越疆智能艾灸机器人以及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等产品。现场有不少境外采购商都在争相体验机器人按摩。
越疆科技品牌经理李嘉贤介绍,公司今年在商业服务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相关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目前,越疆协作机器人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8年位居中国协作机器人出口量榜首。
凭借技术实力抢占海外市场
当前,尽管面临众多不利因素,中国外贸仍展现出强劲韧性。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
“各地各部门攻坚克难、努力拼搏,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应变、开拓创新,我国外贸韧性彰显、结构优化,实现了量质齐升。”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事实上,证券时报记者也在现场观察到,部分拥有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并不缺乏订单,海外收入增长迅猛。一家商用清洁机器人公司的负责人在现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整体收入有200%的增长,但海外收入却增长300%。如公司的商用清洁机器人主要面向人力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且产品无论是在功能和技术上都处于领先水平。此外,由于依托整个中国供应链,公司产品可以快速迭代,不断满足客户更多需求。”
在上述人士看来,海外市场的需求一直存在,短期的关税冲击并不会影响大局。“包括我们的美国客户也并不太担心,因为他们有需要,我们又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不过,韩兆林坦言,由于关税冲击,公司今年在美国市场的产品只能延迟发货,但这并未影响公司整体的增长,未来将布局更多元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