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2025年三季度陆股通持股数据正式披露。统计显示,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显著加仓科技板块。
陆股通三季度末持股市值环比增长超12%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接近2.59万亿元,超过去年三季度的2.41万亿元,剔除已退市公司后,创下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长12.91%。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已连续三个季度持股市值实现增长。
分上市板块来看,双创板块陆股通持股市值增长明显,创业板三季度末持股市值为5833.44亿元,环比增长61.24%,科创板三季度末持股市值为1735.95亿元,环比增长54.57%。今年三季度,双创板块双双走高,创业板指、科创50涨幅均超过49%,行情带动下陆股通显著加仓,创业板、科创板持股数量环比增幅分别达到11.69%、7.63%。
近年来,中国资产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持续增强,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截至9月30日,年内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180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北向资金作为外资流入A股的重要渠道,在三季度展现了强劲的势头。
科技板块获北向资金显著加仓
从行业来看,2025年三季度末获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增长的行业共计17个,占全部行业数量比重超过五成。其中,综合、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通信、机械设备6个行业北向资金持股市值环比增长均超过40%。
北向资金显著加仓电子和电力设备等科技板块。比如,电子行业北向资金持股市值环比增幅,居次席,由二季度末的2333.6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3915.36亿元,环比增幅达到67.78%,超越银行成为北向资金持股市值第二大的行业,同时持股量环比增长23.41%,持股量排名超过非银金融行业,同样升至全行业第二位。
在人工智能热潮催化下,电子行业指数三季度涨幅达到47.59%,单季度涨幅创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新高,超过2015年第一季度的42.16%。信达证券研报认为,从计算到存储,AI催化不断升级,当前AI基建投资仍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海外AI还是国内AI产业链,伴随模型升级对算力需求或持续提升,中长期仍然看好AI主线趋势成长逻辑。
按持股数量环比增幅来看,农林牧渔行业增幅最高,达到28.73%,其中头部生猪养殖企业均获北向资金加仓,持股数量环比实现增长,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
2025年上半年,受2024年母猪产能恢复缓慢以及节前产能出清彻底影响,猪价仍有一定支撑,另外受益于饲料成本下行,上市猪企成本控制卓有成效,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统计显示,12只生猪养殖板块个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1.61亿元,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
传统板块遭北向资金减仓,建筑装饰、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石油石化5个行业北向资金持股量、持股市值环比降幅均在20%以上。
103股获北向资金加仓均超2%
从成份股来看,按照持股数量占流通A股比例计算,北向资金最新持股环比加仓个股超过1700只,其中103股持股比例增加均超过2个百分点,获得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
广合科技、塔牌集团、永兴材料等6股获加仓超过5个百分点。广合科技获北向资金最新持股比例为10.61%,环比加仓10个百分点以上,加仓幅度居首,北向资金最新持股市值12.68亿元。公司主营业务为多高层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应用市场,其中服务器用PCB产品的收入占比约七成。受益于服务器概念今年以来热度上升,该股股价年内涨幅达到47.12%。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前5位的成份股中,仅宁德时代、北方华创持股比例有所上升,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招商银行持股比例和持股市值均有所下降。宁德时代三季度末获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到2656.59亿元,继续稳坐持股市值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