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02:43:10 股吧网页版
西京研究院院长赵建:黄金重回全球金融“底盘资产”
来源:中国经营报

  10月14日,现货黄金升破41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从避险资产到投资新宠,黄金正经历着45年来最剧烈的价值重估。当金价脱离传统估值体系,当前点位是泡沫顶点还是新一轮牛市起点?全球货币信用重构与去美元化浪潮下,黄金的战略价值将如何定义?

  赵建指出,从实质上看,黄金的上涨并非价格的上升,而是美元信用的贬值。需要注意的是,美元指数并不能完整体现美元的真实价值。如果以黄金来计价美元,过去五年美元的币值已缩水近半。黄金上涨,本质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礼崩乐坏”的反应。

  当前,居民资产正在寻找新的配置方向。赵建认为,黄金和权益资产将成为此轮周期中的“强势资产”。在全球货币信用失衡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黄金重新确立了其作为全球资金“底盘资产”的地位。而在权益市场中,科技与资源板块有望并驾齐驱:前者代表着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后者则凭借其天然的抗通胀与避险属性,成为稳健配置的重要支撑。

  金价上涨逻辑

  赵建:当前黄金价格的持续上行,不能简单归因于周期性的供需变化或地缘政治扰动,而应理解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系统性转变。黄金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资产,而正成为全球货币体系信用重估的锚,可以从近百年来国际货币秩序重塑的历史脉络梳理。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格局。由于当时美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国对美元信任不足,于是以“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固定比价制度建立美元的信用锚。美元成为黄金的“代币”,依托SWIFT与CHIPS等支付系统,迅速占据全球货币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美国持续扩大财政支出与信贷投放,美元的发行量远超黄金储备支撑。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黄金价格随即从35美元/盎司暴涨至数百美元。这标志着黄金第一次被系统性重估,也是国际货币秩序的一次根本性“相变”。布雷顿体系解体后,美元完全演变为信用货币。但信用扩张失去约束的结果,是债务与货币的双重膨胀。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7000亿美元扩张至4万亿美元;新冠疫情期间更一度突破9万亿美元。从长期看,黄金的上涨是全球货币格局“去美元化”与“再锚定”的结果,体现了一个新的国际货币秩序正在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美元指数并不能完整体现美元的真实价值。美元指数主要衡量美元相对于欧元、英镑、日元等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化,而这些主要货币自身也存在结构性问题,如高债务、低增长、货币超发等。因此,即便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也并不意味着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或信用在提升。

  虽然黄金上涨的根本逻辑在于长期体系变化,但近期价格的加速上行,也与若干短期因素直接相关。

  一是各国央行的超预期购金潮。受美元信用风险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驱动,全球央行正掀起一轮历史性购金浪潮。据国际金融数据,2023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规模创下近半个世纪新高。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的持续买盘直接推高了黄金的实际需求与市场价格。

  二是美国债务高企与实际利率下行。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均创历史纪录,债务上限频频突破。虽然名义利率上升,但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利率持续偏低甚至为负,削弱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资本从美债等低收益资产流向黄金与其他实物资产,强化了短期涨势。

  三是地缘政治冲突。中东局势紧张以及美元资产的制裁行为,使各国重新评估外汇储备安全性。黄金以其“无主权信用风险”的特征,成为央行与主权基金最可靠的资产配置选项。

  赵建: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往往超出宏观逻辑本身的合理区间。由于杠杆机制的存在,市场定价常常呈现“超调”特征——涨时涨过头,跌时跌过头。在黄金市场中,100倍乃至200倍杠杆的交易极为常见。金价每波动1%,就可能导致大量杠杆账户爆仓。

  因此,黄金的短期波动很难准确预测,它更多反映的是市场情绪与流动性博弈,而非基本面的真实变化。要理解黄金的趋势,必须回到宏观逻辑与制度层面的“因”,而非在价格层面的“果”上反复纠结。

  美元的问题仍是“因”,黄金的强势只是“果”。决定黄金走势的根本因素在于美元。只要美元的债务问题与信用膨胀问题尚未解决,黄金的长期逻辑就不会被破坏。

  什么是当下的“强势资产”?

  赵建:21世纪前20年,中国家庭财富的主线极为清晰——“左手理财,右手房地产”。一方面,银行理财、信托等固收类产品提供了稳定收益,年化回报在5%至8%之间;另一方面,居民通过杠杆购房,实现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财富增长。在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由于房价年涨幅5%左右且可加杠杆计算,投资房产的实际年化收益率可达10%以上,堪比同期美股的长期收益。房地产因此成为过去二十年中国居民最强势、最具确定性的资产。从宏观结构看,过去居民资产中房地产占比高达70%—80%,而在国际成熟市场,这一比例通常仅为30%—40%,金融资产占比约50%—60%。因此,中国家庭的资产结构正进入一个“去房产化”与“金融化”并行调整的阶段。未来,即便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房价企稳或温和回升,不动产在居民资产中的占比仍将下降至少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数十万亿元规模的资金将寻找新的配置方向。

  新时代的强势资产有两个维度:黄金与权益资产(股票)。黄金在货币信用失衡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重新成为全球资金的“底盘资产”。我建议个人投资者维持20%—25%的黄金配置。如果长期定投,可动态调整至30%以内。黄金的稀缺性与全球储备属性让其成为资产组合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另一个是权益资产:科技与资源并重。在权益市场中,真正的强势板块是“科技+资源”。科技板块代表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半导体、国产替代等领域具有长期成长性。资源板块则是全球稀缺品:稀土、铜、锂、镍等关键矿产具备天然的抗通胀与避险属性。

  赵建:当前黄金价格虽然处于相对高位,但仍具备长期配置的价值。我们最早开始买入黄金时,每盎司价格在1600美元左右,如今已大幅上涨,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空间。黄金的上涨逻辑依旧成立,因为支撑其长期趋势的根本因素——美元信用体系的问题——尚未解决。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只要美元的债务压力与信用风险未化解,黄金依然是全球资产组合中不可或缺的底层配置。

  对于尚未持有黄金的投资者,我建议采用智能定投的方式。智能定投的核心是动态调整节奏:当金价出现回调时适度多买一些,当价格短期涨势过猛时减少买入,从而平滑成本、分散风险。如果此前完全没有黄金头寸,不宜一次性重仓,可先从10%左右的比例开始建立仓位,待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后,再逐步提高到20%左右。尤其在整数关口附近,例如4000美元一线,黄金往往会反复震荡,短期波动较大,应以中长期心态对待。

  当然,也要看到当前价格确实不低。对于短期资金来说,高位介入意味着收益性价比下降,必须拉长投资周期。黄金的走势历来波动较大,每一次上涨之间都会有明显的调整,但从长期规律看,金价每隔三至五年便会再创新高。

  赵建:从长期来看,我并不建议在资产配置中增加白银或其他非主流贵金属。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金属虽然具备部分与黄金相似的属性,但在全球资产体系中并不具备黄金那样的核心地位。白银、铂金等往往只是“黄金的东风”——当黄金上涨时,它们会被动跟随;而一旦市场波动,这些金属的价格往往反应更剧烈、风险更高。

  这种高波动性意味着,虽然白银等贵金属在黄金上涨时也可能获得收益,但在市场震荡或流动性收紧时,其回撤往往更为剧烈。例如,当特朗普重新点燃关税战、全球避险情绪突发变化时,比特币仅下跌8%至10%,而部分小币种却暴跌至接近零。白银、铂金等品种在某些阶段也会出现类似的剧烈波动。

  因此,从宏观配置的角度看,没有必要在这类资产上投入过多。除非从短期交易或套利的角度,认为其价格被低估或短期性价比较高,否则它们的战略意义有限。当然,若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也可在总资产中保留少量比例的非主流金属,但必须清楚,这类资产的波动幅度远高于黄金。当美元政策节奏变化、降息周期波动或出现突发性地缘风险时,这些金属的价格可能会出现更大回撤。能否承受这种波动,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