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18只FOF宣布清盘,其中13只为发起式FOF。总体来看,FOF基金面世8年多来,期间出现过业绩亏损、规模缩水的情况,不过今年以来涌现不少爆款。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仍能通过FOF产品便捷完成多资产配置,构建更全面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
据数据,今年7月以来,华安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国投瑞银兴源6个月定开混合(FOF)、大成颐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等18只FOF产品清盘。其中,清盘的发起式FOF有华安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东方红养老目标2045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大成颐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A、创金合信佳和平衡3个月持有期混合发起(FOF)、国新国证优选配置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FOF)、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期混合发起(FOF)等13只产品。
根据公告,以上发起式FOF的清盘原因均为成立满三年后规模不足2亿元,触发了基金合同约定的清盘条款。业绩方面,上述产品整体平均收益率为负,部分产品收益显著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例如,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期混合发起(FOF)A成立于2022年7月7日,自成立至清盘(今年7月14日)的收益率为-20.42%,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为-7.04%;自2022年6月29日成立至今年7月4日清盘,中银慧泽积极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A(FOF)的收益率为-16.1%;国新国证优选配置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A等自成立至清盘的收益均为负。
国内首批FOF产品于2017年9月8日拿到批文,至今已满8年。发展历程看,2017年~2020年期间,大量公募机构积极布局FOF,叠加期间的牛市,FOF业绩与规模双双增长;而2022~2023年,受市场调整影响,FOF收益整体下滑,规模不断缩水。不过,在去年“924”启动的行情的带动下,FOF业绩出现反弹,新发产品中数次诞生爆款。数据显示(不同份额合并统计),至今年年中,全市场共有519只公募FOF,合计管理规模为1650.62亿元,与8年前首批FOF166亿元的规模相比,增长近9倍。新发市场方面,目前共有8只FOF正在发行中,其中长城睿达多元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为发起式产品。有37只FOF拿到批文且未发行。
长城基金表示,多资产配置的专业门槛较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FOF可以作为一个多元配置策略的便捷载体。尽管FOF本身具备分散化特征,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多变市场环境下的动态配置能力,仍是决定FOF业绩表现的关键因素。近年来FOF配置的资产类型也在不断丰富拓展,多资产配置特征越发鲜明。除传统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外,越来越多FOF开始将商品型基金、REITs基金、另类策略基金等纳入投资组合,构建更全面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逻辑在于:一方面,通过纳入更多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如股票与黄金、债券与商品),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组合整体波动,有望提升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覆盖更多资产类型,捕捉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结构性机会,可力争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更优的长期风险收益水平。
好买财富建议投资者以多元配置的理念买入FOF、以管理人团队实力为标尺挑选FOF、以耐心而长期的心态持有FOF。策略方面,结合自身投资需求,如果投资者希望投资于某类策略,但是在评价单产品上存在困难,那么聚焦该策略的单策略FOF是更合适的选择;若投资者对任何类别的基金都无认知、无偏好,可以选择多策略FOF,利用各类基金实现既定目标。此外,为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FOF产品设置了收益/波动梯度的产品矩阵,比如大类资配多策略FOF会设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三个梯度,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