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03:08:00 股吧网页版
中老铁路发送旅客破6000万人次 日出入境最高1300人次
来源:中国经营报

  截至10月8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8.4万列,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59.5万余名旅客乘车。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14日发布上述数据。

  目前,铁路部门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扩大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范围,每趟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席位增至420个,每天出入境人数最高达1300人次。自7月18日起,中老铁路还新增一对昆明至万象的国际旅客列车,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中老铁路旅客出行需求持续旺盛。截至10月8日,中老铁路今年已累计发送旅客1548万人次,同比增长2.38%;其中跨境旅客近20万人次,同比增长3.17%。中老铁路全线单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万人次;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从初期的8列增至最高86列,累计发送旅客4949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由初期的4列增至最高18列,累计发送旅客超1058万人次。

  科技赋能智能通关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昆明局”)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称,国铁昆明局依托中老铁路战略定位,提升货运场站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从货运枢纽向现代综合物流枢纽转型。“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近四年来,铁路和海关协调联动、共享数据,不断提升通关智能化、数字化和便利化水平,企业可提前一站式办理申报、查验等手续,货物运抵磨憨口岸后无须停留,直接通关。”

  就严密监管与高效通关协同问题,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张晨对记者表示,中老铁路入境列车驶入境内后即是海关前置拦截作业区,入境列车经前置检查无异常后驶入海关监管场所停车区,此处全覆盖有海关专控摄像头。列车到达后铁路部门向海关传输相应原始舱单报文,同时通知货主进行报关单申报,铁路部门做好查验准备后,直接向海关反馈准备情况并申请查验。

  “得益于磨憨铁路智慧口岸的建成投用,以及相应的快速通关模式应用,目前中老铁路货运车辆验放时间缩减50%,铁路口岸通关时间由运营初期的40小时压缩至5小时。”国铁昆明局人士说。

  普洱车务段磨憨站交接所主任赵猛对记者表示,2023年11月,磨憨铁路智慧口岸1期项目建设完工,实现了磨憨口岸装备自动化、管理数字化、安防智能化,推动新技术、新设备落地应用。目前,智慧口岸2期工程正在推进,预期实现防溜设备自动控制、龙门吊自动控制、装卸自动控制、调机自动驾驶等无人化货运场站功能,为打造管理规范、安全可靠、作业高效的全路一流智慧化铁路口岸奠定基础。

  铁路与自然和谐共存

  9月底的一天,15头野象来到中老铁路磨憨站至勐腊站区间,野象与铁路防护栅栏的最近距离不足2米。此时,铁路值班人员已经在中老铁路亚洲象预警系统中收到提示,值班人员按下“红色警报”按钮,随后无人机空中巡查、列车限速……各部门一系列相关措施有序展开,值班人员继续远程监控,密切关注着象群的活动,直至象群离开铁路区域,警报解除。这是国铁昆明局普洱基础设施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人士对记者分享的一个故事。

  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沿线途经山地、河谷及热带雨林等区域,其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不仅拥有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的重要栖息地。

  为确保铁路与亚洲象和谐相处,早在中老铁路建设初期,设计者便将亚洲象安全纳入核心考量,通过“延长隧道”“以桥代路”等设计构建起物理隔离屏障,设置专门的生态通道,最大限度减少对亚洲象栖息地的影响。

  上述国铁昆明局普洱基础设施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人士对记者表示,铁路部门在野象活动区附近的线路区段专门修建了数十公里的野象防护栏,采用可抵抗成年亚洲象冲击的“钢柔双态防护”栅栏,实现对铁路大动脉畅通与亚洲象生存安全的双向守护。

  中老铁路开通以后,国铁昆明局依托沿线声屏障、智慧安防视频系统、巡防人员岗亭等诸多措施,构筑起一道立体式、全时段的“安全防线”,为中老铁路顺畅运营、象群悠然生活筑牢安全基石。

  2024年12月,国铁昆明局研发的中老铁路亚洲象预警系统上线。该系统采用“视频+热成像”双光谱摄像机,配合振动传感器,全天不间断地对现场进行监控、预警、报警,实现对象群活动的实时追踪与精准研判。

  “我们值班人员现在可利用预警系统全天候盯控,系统会在象群距铁路500米内时发布预警,启动安全保护区列车分级限速措施。”上述人士对记者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