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0月15日电(记者王鹏)15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第四场,四川省委副秘书长杨立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23项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办推广,55项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也是全国唯一连续五年入选年度改革特别案例的省份。
杨立表示,四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推进17个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形成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城乡融合方面,20个县(市、区)开展改革试点,2024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22。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成都经济总量超过2.3万亿元,绵阳、宜宾突破4000亿元,20个县(市、区)入围全国百强。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四川省属国企“1+8”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启动,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7万亿元、营收2.3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45%和83%;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187个事项实现“一件事高效办成”,四年时间迈上万亿元台阶。
科技创新方面,四川累计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9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2607亿元,均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国家实验室落户四川,全国重点实验室28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惠及3万余人。
民生领域改革方面,四川就业创业政策多措并举,2024年新增创业28.9万人、带动就业47.6万人;教育领域,“四川云教”远程教育联盟覆盖2400余所学校,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计划”惠及162万余人;医疗卫生领域,组建39个城市医疗集团、192个县域医共体,建立全省“三医”协同发展机制;居民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人均期望寿命从77.56岁提高至78.5岁。
杨立表示,四川坚持系统谋划、靶向发力,推动每一项改革落地见效。从国企重组、城乡融合,到民生保障、科技创新,四川改革实践形成的可推广经验,为全国深化改革提供了四川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