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周三公布的褐皮书显示,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正推动整体通胀上升,企业在自行消化成本与将成本转嫁给客户之间艰难权衡。
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褐皮书汇总了12家地区联储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的结果,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报告显示,自9月3日上一份报告发布以来,美国整体经济增长“变化不大”。劳动力市场基本保持稳定,而大多数联储辖区的需求依然低迷。
不过,受近期移民政策变化影响,多个辖区反映酒店、农业、建筑和制造等行业的劳动力供应依然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就物价而言,特朗普自4月起分阶段实施的关税措施已经产生明显影响。本次报告中“关税”(tariff)一词出现了64次,少于8月份报告中的100次。
报告写道:“在报告期内,价格进一步上升。各联储辖区普遍报告称,关税引发的投入成本上升有所加剧,但这些更高成本向最终商品价格传导的程度不一。”
在部分案例中,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安抚对通胀敏感的客户,选择维持价格不变;但也有企业表示,已将更高的进口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还有少数地区反映,由于需求放缓,部分原材料价格反而出现了下降。
这份报告发布之际,美国政府因预算僵局进入第三周停摆,导致相关经济数据缺失,包括劳工部和商务部在内的主要机构仍处于关门状态。这导致最新褐皮书在决策者的考量中可能会被赋予更大权重。
不过,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部分员工已被召回,以发布关键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CPI是衡量通胀的核心指标,原定于周三公布的CPI数据将推迟至10月24日发布,这将是美联储在10月28日至29日政策会议前获取的最后一份通胀数据。
褐皮书还指出,近期消费者支出略有下降,不过高收入群体的奢侈品与旅游支出依然“强劲”;而中低收入群体则更多依赖折扣与促销活动。
部分地区的未来预期有所改善,但费城联储报告称,持续的政府关门令企业情绪趋于谨慎。
金融市场目前普遍押注,美联储将在10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上再次降息,但内部意见依然存在明显分歧。多位官员表示,他们正密切关注与企业及社区领袖的交流,以把握经济情绪的微妙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