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加大关税施压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出炉,再次将全球经济拉入明暗交错的复杂光影中。
据新华社报道,这份10月1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虽小幅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却明确警告:关税冲击仍在发酵,全球经济前景仍然脆弱,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各方需“系好安全带”。
透过这份喜忧参半的报告,全球经济的双重脉动隐约可见。
为何上调
作为由190个国家组成、旨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的机构,IMF此次调整并非无的放矢。
与7月相比,最新报告一大看点在于,在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再次上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
全球层面,从增长3.0%调高至3.2%;经济体层面,发达经济体从增长1.5%上调至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从增长4.1%上调至4.2%。
不过,这一上调也被部分观察家视为“原地踏步”。
要知道,早在特朗普政府挥出关税“大棒”前,IMF1月曾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4月关税冲击袭来,IMF将预测值一度下调至2.8%,7月又回调至3.0%。
结合IMF官员说明,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明棋指出,全球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原因较为明确。
首先,美国关税影响暂低于预期。
特朗普4月宣布的高关税并未完全落实,部分已通过谈判下调或豁免。一些企业迅速调整策略,通过前置进口、灵活规划供应链应对冲击。国际贸易并未出现“断崖式”下降,市场乐观情绪有所扩散。
其次,通胀和财政政策提供支撑。
虽然关税对通胀有一定推升,但各国整体通胀率并不高,国际能源价格相对稳定甚至下降。这为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腾出空间。
尽管债务问题仍在,但经济增长仍是各国首要目标。以美国为例,预算扩张趋势难以避免,为经济注入动力。
再次,科技投资与新兴产业发力。
许多国家在人工智能(AI)、新能源和生物制药等领域投资活跃。尽管AI存在泡沫风险,但短期内破灭的可能性较低。这些投资直接拉动GDP,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风险在哪
不过,IMF在给出经济“涨声”的同时,也列出一张“风险清单”。
报告指出,当前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仍高达19%,其冲击正持续削弱增长前景。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人工智能热潮降温、公共债务高企、央行政策两难等风险突出。
“一切都瞬息万变。”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提醒,全球贸易紧张与政策反复正酝酿风险。
如果美国对中国等进一步加征关税,或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在徐明棋看来,全球经济前景仍然黯淡,主要受四重风险拖累。
第一,贸易摩擦与关税风险难消。
特朗普加征关税意愿始终强烈,他以美国庞大进口市场为筹码,迫使他国在经济政策方面让步。全球“贸易战”升级风险仍在。
如果中美摩擦再起,一些“穿透式”贸易监管不仅冲击两国企业,也会波及其他国家和全球供应链,拖累国际贸易。
第二,债务风险暗藏隐患。
全球债务水平持续攀升。美国虽债台高筑,但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较低;欧洲风险更为突出。
由于缺乏联邦层面的财政协调机制,法国、意大利等高债务国家若无法削减支出、控制赤字,可能引发新一轮债务危机,冲击全球金融稳定。
部分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债务滚动与到期压力。
第三,加密货币泡沫化。
近年来,资金大量涌入加密货币市场,泡沫化趋势明显。一旦地缘政治或突发事件触发价格暴跌,将对过度投机的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第四,地缘冲突与政策不确定性。
从大周期看,全球经济仍处低位。科技创新尚未形成新的突破性动力,地缘政治紧张、局部战争以及保护主义回潮,都在削弱国际贸易活力,加重经济不确定性。
中国韧性
面对全球经济风浪,中国经济展现出韧性和活力。IMF此次维持7月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4.8%的预期不变。
徐明棋指出,中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整体增长较为乐观,上半年实际增速达到5.2%,全年有望实现5%的增长目标。
当然,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也面临挑战。
徐明棋提醒,微观层面仍遇到一些困难,要保持稳定增长需持续发力。
比如,出口方面,高关税背景下,外国进口商的前置采购支撑了上半年出口,但随着关税落地,下半年形势或更严峻。中美贸易受双方谈判的影响,中欧经贸合作也面临欧方一些调查带来的不确定性。
内需与投资方面,一线城市房地产正逐步企稳,但进一步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仍是关键。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产业仍有投资空间,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支撑。
与此同时,IMF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为2.0%,较7月报告上调0.1%,但较去年2.8%的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IMF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已显现出实质性放缓迹象:7月以来的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显著下滑,8月失业率升至近4年来新高。
人们担心,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美国进口商可能将提高关税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收紧移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也给美国经济前景带来压力。
双面格局
若将视野放宽,IMF最新报告的发布,正值备受瞩目的世行和IMF秋季年会召开。
每年春秋两季,全球190国财金高官都会齐聚华盛顿,共商宏观政策与发展援助大计。
不过,今年年会的“气质”与往年不同。
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大幅提高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摩擦阴云再起,减贫、融资等常规议题被部分“稀释”,“贸易与关税”被迫重回讨论焦点。
同时,各国央行行长和财长普遍关注股市泡沫及潜在市场风险。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对市场估值过高表示担忧。
对此,徐明棋持相对乐观态度。
“美股高位运行,AI泡沫确实存在,但情况不像当年互联网泡沫那样极端。”徐明棋分析,高估值科技股或出现调整,但短期内泡沫破裂并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一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趋于宽松,能为市场提供缓冲;二来,从经济周期看,尚未进入全面回落阶段。
“目前中国股市逐步上行,压力虽有增大,但大幅下跌风险有限,尚不至于对整体经济稳定构成实质性威胁。”徐明棋补充道。
展望未来,徐明棋指出,全球经济呈现出“低迷中前行、悲观中相对乐观”的双面格局。
一方面,全球经济仍处于疫后修复调整的轨道,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频发等影响,复苏速度低于预期。
另一方面,关税冲击与金融市场表现均好于上半年的悲观预期。主要经济体具备一定应对能力,政策层面已采取防护与缓冲措施。
不过,需清醒看到,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与结构性难题尚未解决,不确定性依旧存在。科技创新能否尽快取得突破,地缘政治能否“斗而不破”,仍是左右全球经济走向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