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络绎不绝的国内外订单,一边是涌入店铺的散客,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冰箱贴生意20多年的吴香娟,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格外忙碌。
“为抢占假期市场,我们把部分原创产品开放线下零售,每天销量超过5000个。”吴香娟说,10多平方米的商铺里,每天涌入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冰箱贴爱好者。
作为全国最大的冰箱贴产销中心之一,义乌国际商贸城仅一区主营冰箱贴的店铺就超过200家,数万款造型各异的冰箱贴让人目不暇接。义乌小商品城官方平台数据显示,“冰箱贴”关键词搜索热度持续攀升,近两年来订单量增长2.3倍,交易额实现翻番。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0月以来,每天有超100万个冰箱贴从义乌发往全球各地。
假期虽已结束,市场热度不减。“这几款文旅主题的冰箱贴,从8月底开始,客户已陆续下单四五万个,这两天还在追加。”吴香娟说,订单激增,工厂即便满负荷运转也很难跟上节奏,“只能分批交付,做一批发一批”。
以纯天然贝类为制作原料的一家店铺内,展示着数百款海洋风格的冰箱贴。“全球的靠海景区,几乎都销售我们的冰箱贴。”经营户陈丽丽说。
在她的店铺里,记者遇到了热衷收藏冰箱贴的贵州姑娘沈芸。
“以前买喜欢的冰箱贴,有时要排几小时队,在义乌选择特别多。”她感叹,“世界各地地标、文博非遗主题的款式应有尽有,设计好看又好玩。”
产业持续升温,也推动义乌冰箱贴生产销售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生产效率和营销方式升级。
“加上流动的飘雪效果,冬季浪漫氛围立刻呈现。”在一家工艺品店铺,负责人赵金德正与设计师用AI应用设计一款冰雪主题冰箱贴。仅10多分钟,一款可旋转、带飘雪效果的水晶木质冰箱贴3D效果图就完成了。赵金德计划多设计几款新品,推荐给东北地区的客户。在他看来,过去依赖客户来样定制的模式,已不足以应对如今的市场竞争,必须借助技术手段,预判热点、主动创新。
赵金德还安排店员学习视频拍摄,并运用“世界义乌AI大模型”,将中文内容转化为多国语言,精准推送给全球目标客户。“从设计到推广,AI帮助我们实现了关键环节的降本增效。”他说。
市场需求不断细分,义乌冰箱贴也早已超越简单的功能,成为融合文化、记忆与创意的创新载体。
在吴香娟的店铺里,一款漂流主题的冰箱贴格外引人注目:方寸之间,蜿蜒溪流穿行于滩石之间,一艘可移动的小船顺流而下,生动还原漂流的动感场景。
“前些年冰箱贴材质多为软胶、塑料,如今越来越多使用多层木质、铝箔、陶瓷等,质感更强,造型也更丰富。”吴香娟介绍,功能上也趋于多元,有的结合开瓶器、夹子、沙画、镜子、钟表等实用设计,更多的则成为一张张浓缩文化的“微型名片”。
会发光的莫高窟穹顶、可展开的非遗马面裙……这些文物与非遗元素,通过义乌商户贴近生活的创意设计,化身为一个个热销的“网红单品”。
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推动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工艺品行业商会秘书长李红松表示,每年商家都会推出成百上千款新品,设计普通的产品很快会被淘汰,“每一次接单与设计,都是对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积累与回应,促使我们持续优化生产线、提升工艺水平。”
正是凭借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义乌冰箱贴逐渐从简单的旅游纪念品,跃升为承载记忆、传承文化的活态媒介,持续吸引全球消费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