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06:08:41 股吧网页版
湖北武汉多举措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爱惜生态家底 积聚发展优势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大河对话”活动上,江豚被与会专家频频提起。

  过去5年间,江豚在长江的武汉城区江段现身40余次,为武汉生态文明建设“投”了重要一票。

  “长江干流武汉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朝辉说。

  成绩的背后,是武汉多年的努力。张朝辉介绍,近年来,武汉全面排查整治184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关改搬转93家沿江化工企业,清理390座各类码头,腾退岸线50公里,新增完成造林11.94万亩,新改建绿道等48公里,建成长80.7公里的生态滨水空间。

  生态修复,武汉既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有久久为功的韧劲。2017年,武汉市出台《长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办法(试行)》,提出市域内跨区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

  “我们还在湖北省率先建立跨市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上下游联防联治新格局。”张朝辉说,武汉已与孝感、随州、仙桃等8个城市签订流域生态补偿协议,与鄂州、黄冈分别签订了长江干流、举水河、倒水河、沙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实现长江干流武汉段的生态补偿全覆盖。

  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综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也要运用科技手段,建设“空天地”一体化保护体系。

  夜幕降临,一束绿光从武汉经开区枫树路一栋建筑顶部发出,射向漆黑的天空,8分钟后,一张完整的大气图谱便已生成。

  “这束光是脉冲激光,通过量子激光雷达发射出来,可以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探测和信号采集。”武汉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大气监测室主任胡柯介绍。

  大气系统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系统,受到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多种变量的影响,监测难度大。过去,监测都靠人工完成。“我们都是拿着监测仪,对准一个个的点位监测,排查效率低、盲区多,有时候到了现场之后,空气成分早就发生变化。”胡柯说,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周期太长,精确性更难以保证。

  科技加持,让空气监测简单有效。胡柯介绍,脉冲激光每次扫描覆盖半径可达6公里,可以每时每刻给空气做“CT”,凡是形成大气污染源的物质,例如马路扬尘、餐饮油烟、粉煤灰等,都难逃这束光的“火眼金睛”。

  不仅是空气监测,武汉的生态保护手段已基本实现了从“人防”向“技防”的跨越:空中,已经建成由遥感卫星、小型站、无人机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空气环境侦测网络;岸边,建成由视频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热成像联动识别、无人机等技术构成的“禁捕天网”;水下,建成24小时水质自动监测站。

  提高生态环境领域治理水平,还要深度延伸治理链条,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前段时间,武汉市江夏区法院向梁子湖一家渔场发出《护湖令》,要求其主动积极履行渔场的生态保护义务。这份《护湖令》缘于一次纠纷。一俱乐部曾经向渔场租赁部分水面及湖滩经营水上娱乐运动项目,被执法部门取缔并强制拆除其在湖面上搭建的码头设施。俱乐部向江夏区法院起诉渔场,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剩余租金。

  经法官调解,双方当事人顺利调解结案。“考虑到渔场后续可能还会有租赁水面或其他行为造成水域污染,我们向渔场发出这份《护湖令》。”江夏区法院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武汉两级法院建立了涉生态环境修复案件“四合一”(刑事、民事、行政、执行)专业化审判格局,运用补种复绿、技改抵扣、回填修复等方式进行判决,促进受损生态修复,构建“从惩治到修复、从事后到事前、从局部到整体”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审判模式。

  “我们还将探索适用环境资源类案件禁止令保全措施,充分发挥预防性公益诉讼功能,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提至事中事前,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说。

  从前端到末端,从排查到预防,武汉不断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让绿色资源变资产:新改建各类公园110个,建成区林荫路覆盖率提升至88%,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83.4%,260家涉碳机构和企业集中入驻武昌区中碳登大厦,带动各类金融要素向长江中游城市群集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