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后国债市场宽幅震荡,其中10月15日小幅走低:TL主力合约日内跌0.14%,T主力合约跌0.06%,TF主力合约跌0.03%,TS主力合约接近平收。
外贸数据优于预期,通胀指标延续低位
本周公布的9月外贸及国内通胀数据整体略超预期。外贸端,按美元计,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3%,较上月提升3.9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回升既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也反映出外需韧性较强——尽管外部环境存在反复,但海外需求仍具支撑。从出口目的地看,对美国出口下降27.0%,改善幅度有限;对欧盟、东盟出口则保持稳健,分别增长14.2%、15.6%,延续两位数增长态势。与部分新兴市场贸易联动加强成为结构亮点,其中对非洲出口增长56.4%,增幅显著。
价格层面,9月CPI同比回落0.3%、环比回升0.1%,均较上月小幅扩大0.1个百分点,但绝对值仍处于偏低水平。结构上,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构成CPI同比的主要拖累项;核心CPI同比上涨1.0%,创年内新高,释放相对积极信号,但其贡献较大程度源于黄金饰品等珠宝价格大幅上涨。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拉动CPI环比上行0.13个百分点,成为主要正向贡献项。
工业品方面,9月PPI延续修复趋势,同比回落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基本符合预期。低基数效应是推动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持续收窄的主因。PPI环比继续持平,表明虽有色金属等品种价格走强,但工业品整体修复动能趋缓。后续需警惕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再度走扩的可能,环比表现则需关注“反内卷”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
资金面均衡偏松,宽松加码预期不强
市场资金面逐步转松。截至10月14日收盘,DR001、DR007分别运行于1.31%、1.43%附近;非银资金利差重回低位,隔夜、7天期资金利差分别为3.94BP、4.22BP。长期资金方面,跨季后同业存单利率呈现先下后上走势,当前国有及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运行于1.66%~1.67%。
本月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4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彰显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态度。在此背景下,预计短期内市场资金面将维持均衡偏松态势。然而,短期“宽货币”加码预期较弱,资金价格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
不确定性尚存
近期国内大类资产价格波动加剧,主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影响市场预期。相较于4月,当前市场对贸易争端升级的预期趋于弱化,主流观点偏向乐观,抑制了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但从长期视角看,外部不确定性并未消除,适度配置一定期限国债以对冲宏观预期差的必要性依然存在。
综合来看,假日消费数据温和增长、外需韧性犹存,叠加国内通胀低位运行及市场资金均衡偏松,基本面与流动性现状仍对债市形成支撑。(作者单位:银河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