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个月,这层的小象超市就能看出雏形了。”北京华联万柳购物中心 B1 层一保安指着BHG 超市旧址的围挡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说道,听说小象超市在明年阳历年正式开业。
而往北30公里外的燕郊,美团旗下硬折扣店“快乐猴”的第四家门店将在明天(17日)开门,而北京门头沟首店也紧随其后一周后的10月24日亮相。
短短两个月内,美团在实体零售赛道连落五子,与京东折扣超市的扩张步伐形成鲜明呼应。当线上流量见顶成为行业共识,阿里、京东、美团这三大曾在外卖战场厮杀的巨头,正集体将炮火对准线下零售,一场关乎流量入口、供应链能力与业态创新的新战事已然打响。
美团快乐猴与小象超市“双线突击”
美团的线下零售攻势,始于8月29日杭州开出的首家折扣超市快乐猴门店。此后一个月内,杭州密集落地 3 家门店,10 月又将版图拓展北方至河北与北京。
“精选 SKU是硬折扣业态的核心逻辑,美团的数据分析能力正好派上用场。”资深零售专家张伟荣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指出,美团基于外卖与闪购积累的消费数据,能精准筛选区域热销商品,使快乐猴的品类聚焦效率远超传统夫妻店。
“更关键的是其‘店仓一体’模式,即门店既是销售终端,也是美团闪购的前置仓,依托覆盖全国的履约网络,可实现周边3公里半个小时达。”张伟荣向记者说道。
除了在加速“快乐猴”开店之外,《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美团小象超市的首家门店将落地海淀的北京华联万柳购物中心的B1层。记者日前走访发现,该店是以前BHG超市的位置,目前已经拉起了围挡。超市周围的业态较为丰富,包括餐饮、健身、美发、二手回收等门店。
“BHG 撤离后空置一年多,美团选择这里正是看重成熟商圈的客流基础。”该商场保安向记者说道。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将美团的线下布局解读为“即时零售战略的自然延伸”。
“早期美团供应链薄弱,前置仓模式以较低成本完成了生鲜供应链与自有品牌的积累。”庄帅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置仓形成规模效应后,线下门店成为承接流量、优化履约成本的关键载体,快乐猴与小象超市分别对应社区即时消费与商圈家庭采购场景,形成互补。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张伟荣向记者分析指出,外卖平台擅长的流量运营与线下零售的场景打造存在本质差异,动线设计、陈列逻辑、门店服务,这些都是美团需要补的课。如何将线上运营能力转化为线下消费体验,成为美团必须突破的瓶颈。
针对目前快乐猴的销售情况以及快乐猴、小象超市未来的拓展计划,《科创板日报》记者向美团方面发去采访需求,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京东主打“大店模式”,盒马与淘宝闪购深度融合
与美团的“小店快攻”形成鲜明反差,京东选择以“重资产大店”模式切入市场。
其8月16日在河北涿州开出的首家折扣超市,面积达5000平方米,SKU 超5000支,涵盖生鲜、日用百货全品类,首日接待顾客近6万人次;8月30日宿迁四家门店同步开业,单日累计客流超30万人次,据京东方面对外披露的数据,国庆期间全国6家门店更是创下累计客流超500万人次的纪录,单店日均销售额达8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折扣超市已经与社区团购业务“京东拼拼”联动,开启社区团购店加盟扩张。据《科创板日报》了解到,目前在河北保定市和廊坊市、安徽合肥市和芜湖市、江苏宿迁等有底商的商户,比如烟酒超市、快递站点等,在符合平台一定要求后,可以进行加盟,其中货源全部来自京东折扣超市,而商户的收入则是如昔日的社区团购团长一般,赚取佣金。
“京东的底气来自其供应链积淀。” 在张伟荣看来,大店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大面积的店铺意味着更高的租金和运营成本,这对京东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如何在如此庞大的商品种类中实现高效的运营管理,确保商品的供应和库存的合理控制,也是京东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较于美团、京东的高调扩张,阿里的动作更为内敛。
今年8月,盒马宣布关闭所有 X 会员店,将资源集中于盒马鲜生和盒马奥莱两大核心业态,同期将原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NB 即 Neighbor Business,邻里商业),在苏浙沪10城集体开出17家新店,新进入宁波等城市。截至9月,超盒算NB门店数已接近300 家,奥莱业态增速更是达到 45%。
更值得关注的是盒马在“线上线下融合”上的新动作。继盒马鲜生上线淘宝闪购后,据悉,超盒算NB也将于10月底同步接入该功能。
对此,庄帅向记者分析,盒马此前积累的线下门店资源,将通过这次融合转化为即时零售的履约节点,形成“线上引流 — 线下体验 — 即时配送”的闭环。
本土巨头的混战之外,国际品牌的加速入局让竞争更趋白热化。德国硬折扣超市奥乐齐自 2019 年进入中国后,长期深耕上海市场,今年3月启动“出沪入苏”战略,在苏州、无锡、常州新增7家门店,截至9月底中国门店数达79 家。其坚持“精简SKU +高比例自有品牌”的模式,自有品牌占比高达90%,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好品质够低价”,收获大批拥趸。
沃尔玛也在深圳开出4家新一代社区店,以2000款SKU、近半数自有品牌试水硬折扣,“9.99 元价格带”覆盖烘焙、果汁等多个品类,试图复制其全球成功经验。
“国际品牌的供应链能力是本土巨头的重要参照。” 张伟荣向记者表示,奥乐齐通过全球采购网络将自有品牌成本压至最低,沃尔玛则凭借规模效应实现 “天天平价”,这倒逼美团、京东、阿里加速供应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