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多瑞医药(301075)复牌股价高开超12%,截至收盘报收42.06元,上涨4.94%。
10月15日,公司股价再涨9.18%,报45.92元/股。股价上涨背后是王庆太、崔子浩、曹晓兵三名无医药背景的自然人,正式成为这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跨界接盘的故事从来引人注目。当一家持续亏损的医药企业遇上三位来自完全不同领域的“门外汉”,是否可以绝地逢生?
跨界接管:三人组合的非常规收购
根据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西藏嘉康及其一致行动人舟山清畅与王庆太、崔子浩、曹晓兵三名自然人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这笔交易结构包括协议转让和部分要约收购两个部分。
西藏嘉康及舟山清畅以32.064元/股的价格,向三名自然人协议转让236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60%。与此同时,王庆太与曹晓兵还以32.07元/股的价格,向除崔子浩外的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计划收购1944万股,占总股本的24.30%。
交易完成后,王庆太、崔子浩、曹晓兵三人将合计拥有多瑞医药29.60%的股份及对应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随之变更。三人已于2025年10月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明确在行使表决权时“以王庆太意见为准”,确保了未来决策的集中性。
《财中社》注意到,三位新实际控制人均无医药行业背景。
王庆太主要从事自行车制造及科技领域投资,2014年创立河北天王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曹晓兵深耕建筑与科技行业,先后任职于北京建工集团公司、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而崔子浩则有建筑与房地产相关从业背景,最近五年任职于多家建筑装饰及房地产开发企业。
持续亏损、毛利率下滑至个位数
多瑞医药近年来经营业绩确实面临压力。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已连续多年下滑。
2024年,多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28.02%;归母净利润为-626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进一步恶化:实现营业总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29.13%;归母净亏损扩大至4250万元,同比下降1197.26%。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毛利率显著下滑:从2023年的68.55%大幅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07%,期间下降64.48个百分点,已不足峰值94.86%的零头,这一数据意味着多瑞医药的核心盈利能力基本丧失。

多瑞医药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及中间体、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艾博韦泰原料药,三嗪酰胺、酮氯亚砜等中间体产品。公司曾重点围绕围手术期和急抢救领域进行产品管线布局。
面对如此形势,原控股股东西藏嘉康在交易中做出了颇具份量的业绩承诺:多瑞医药2025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5亿元,且归母净利润亏损不超过9000万元;
2026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5亿元,且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500万元;2027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且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100万元。
若未实现累计业绩承诺目标,西藏嘉康需按照未实现净利润差额对上市公司进行现金补偿,邓勇对补偿义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财中社》注意到,这一业绩承诺的营业收入目标并未实现增长,公司近五年平均年收入为3.99亿元,年度最低收入是2024年的2.41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承诺的净利润目标,比2024年亏损6267万元的业绩目标还要低。
面对4.07%的毛利率,以及持续扩大的亏损,三位跨界实控人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医药行业具有高门槛、强监管、长周期特点,跨界管理者需要应对的不仅是业绩亏损,还有行业规律的深刻理解。
新主人能否带领多瑞医药穿越迷雾,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