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届广交会开幕了
关税阴霾下
参展企业再创历史新高
展现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
刚过去的9月
全国外贸数据也很亮眼
进出口同比增长8%
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
这种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藏在科技创新里
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这新 "新三样"
或许将改写未来十年的出口格局
一个是智能制造的根基
一个是千行百业的“智慧大脑”
一个则直接关乎国民的生命健康
这三大行业都在发生技术的快速迭代与落地应用
并加速向全球市场扩张
我们一个个来看
首先是机器人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信息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
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长54.9%
越南、印度、美国成为中国机器人核心出口国

宇树科技、擎朗智能等部分头部机器人整机厂商
在海外的营收占比已经升至50%
特斯拉、Figure等海外机器人巨头背后
也有大量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身影
第二,是人工智能
这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层面
一来是AI产品或服务自身的出海
成功案例远不止全球爆火的DeepSeek
Hailuo、Kling、Talkie等国产AI应用
都在海外收获了大批受众
二来是AI对大量出海中企的赋能
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
纷纷发布云出海战略规划
用云计算与模型API等服务赋能中企全球化布局
第三是创新药
2019年到2024年里
中国创新药的License-out(对外授权)
不管是交易数量、首付款金额还是交易总金额都在逐年上升
2025年更是“爆单”
上半年对外授权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接近2024年全年交易总额
其中多笔交易金额是超过10亿美元的大单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60.5亿美元PD-1/VEGF双抗授权合作
还创下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金额新纪录
新“新三样”全球化扩张的同时
资本市场也给出了新的定价
据Wind显示,截至9月底
A股市场机器人板块中市值超500亿元的公司已达8家
与智元机器人等明星企业
相关的许多概念股都出现暴涨

AI产业链更是热搜常客
从聚焦AI算力芯片与基础设施的“纪联海”
到CPO光模块领域的“易中天”
再到下游的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
都成为资本追捧的“香饽饽”
创新药板块虽然热度不及机器人与AI
但也迎来了久违的估值修复
今年以来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已接近100%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
目前这新“新三样”还都存在着一些关键难题
机器人的许多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人工智能的高端算力芯片受制于人
创新药则面临研发同质化、基础研究转化率偏低等问题
三大行业在出海路上还都面临地缘政治风险与市场准入等挑战
但无论如何,出口结构的进化
本身代表着中国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改变
不再只依靠规模优势走性价比路线
而是往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价值链顶端攀升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与中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