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实现财富的增值保值,是当下财富管理机构面临的共同课题。
近日,在2025中国证券业财富经纪高峰论坛上,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张昕帆从多年从业实践出发,分享了对财富管理使命的最新思考。他指出,财富管理机构的首要使命是防范风险,在此基础上再寻求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其次要陪伴引领客户,使其实现自觉自省,跨越经济周期。此外,他还强调,通过金融产品服务更广泛人群,使其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
防范风险是财富管理的第一要务
张昕帆在演讲开篇即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复杂但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但由于影响市场环境的变量较多,难以预测,运用周期来投资并非易事。因此,财富管理应该穿越周期,而非判断周期、投机周期。
深耕行业多年,分管业务从财富管理到资管业务,再到证金业务,张昕帆表示,其当前深刻地感受到,财富管理真正的关键不是抓机会,而是防范风险。
巴菲特曾言,投资的首要义务是不要亏损,第二条是谨记第一条。张昕帆援引巴菲特的上述观点强调,一旦投资本金损失,需要成百上千笔收益才能弥补,保护资产安全应是财富管理的第一要务。
“客户购买基金出现的套牢属于市场波动,而真正的风险在于‘买错了、被骗了、买不对的资产’”。张昕帆进一步提出,财富管理应该本着为客户服务的初心,帮助客户寻找正确的资产,首先避免亏损风险,再在此基础上寻求资产保值增值乃至传承。
基于此,他表示,投资顾问的核心职责应是“帮助客户筛选杂音、规避风险,巧妙放弃不熟悉、复杂的金融产品”,最终找到稳健的发展渠道。
通过金融产品服务更广泛人群
当下,投资理财复杂性日益提高,对于投资者而言,专业机构和投顾的价值更加凸显。张昕帆认为,未来券商财富管理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大力发展全委托投顾模式。中信建投的“财富50”资产配置标准组合回溯显示,全委模式的多个组合在2021年以来显著跑赢市场。二是以ETF为主的指数基金将是“最显性、最简洁的投资方法”。
张昕帆认为,上述两种路径有助于帮助投资者化繁为简,提高投资便利性。与此同时,他强调,要陪伴、引领客户,使其从自立到自觉到自省。“投资者是理财真正的发起人,他应该对资产有清晰的概念,应该坚持自觉地度过每个经济周期,实现财产的不断增值。”这就要求投资顾问不仅要具备专业金融知识,还需要对财富管理的使命、愿景、价值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深刻理解。
金融产品正是财富管理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组成。在他看来,面对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领域的投资机会,囿于各种因素,普通人难以迅速了解掌握各类知识,把握这些财富机会。但是,借助投资顾问,普通人可以通过购买指数增强、行业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让比我们明白的人为我们服务”,从而享受到这些发展红利。
他还特别强调了“金融平权”的理念。偏远地区的人们可能无法享受顶尖医疗教育资源,但可以通过金融产品获得同样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在哪个地域、何种职业,都可以借助指数基金等产品,与中国优质企业产生联系。“只有金融平权使得社会的财富有所均衡,才能使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金融向善,使命非凡。”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