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该市重点工业企业之一。2023年,位于陆港大道东段的阳平厂区投入使用,但职工基本上都在市区居住,两地相距30多公里。
一时间,通勤成了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宝鸡公交主动找上门,很快就开通了从宝鸡火车站到阳平厂区的通勤班车。每天早上7时40分,通勤车准时发车,8时40分到达阳平厂区。“这个专线太方便了。要是我自己开车,每个月给车加油就得1000元。”中车时代公司员工王春利说。
像这样的事例在宝鸡还有很多。在10月16日启动的2025年“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活动(宝鸡站)上,宝鸡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胜仁表示,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民生保障的重大事项。公共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支持城市建设、赋能产业园区、助推文旅融合,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找准这样的定位,公交发展才能进而有为,行稳致远。”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儆说。
城市经济发展背后的公交力量
宝鸡被誉为工业重镇,“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一批老工业企业落户宝鸡,在清姜、姜谭路、十里铺、福临堡等地形成了一批工业聚集区。
在宝鸡公交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把支持工业发展作为重点,早期公交线路的布局多围绕工业聚集区展开,公交车成为企业职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初的工业聚集区如今已变成一个个产业园区,一些老企业也选新址、建新厂。这无形中拉大了人们的出行距离。
宝鸡公交根据企业、园区等固定出行需求,开通了“点对点”专线,定时定点发车,减少换乘,提升通勤效率。
宝鸡高端装备产业园是该市最早建设的工业园区,也是宝鸡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之一。园区有企业76家,职工4000多人。2019年,园区刚建好,公交线路就同步开通。到目前为止,园区内已有8路、56路、57路、60路、72路、85路等多条线路覆盖运营。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共交通作为基础配套的重要部分,极大地促进了园区的发展,助力我们招商、企业招工。园区入驻的企业多了,带动周边的地产、商业也兴旺起来。”宝鸡高端装备产业园工程开发项目部负责人魏胜利说。
近年来,宝鸡公交紧跟中心城区“东进、南控、西优、北延、中强”战略布局,公交线路围绕大型社区、产业园区、学校、重点商贸企业等,做好配套服务,确保城市建设到哪里,公交配套就跟进到哪里,公交的发展始终与城市建设的同频共振。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宝鸡公交营运线路总长度从796.3公里增至974.6公里。目前,中心城区的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101台,建成公交专用道53.2公里,常规线路66条、定制线路113条,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3.38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4.4%,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87%,平均转乘系数为1.13。2024年,宝鸡公交客流量突破1.68亿人次,运营效率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位居前列。
不仅是通勤班车,一张公交网也串联起宝鸡最动人的风景线。15日晚,第一财经记者刚抵达宝鸡市就坐上了公交车,从青铜器博物院到炎帝园,从北首岭博物馆到陈仓老街,在缓缓行驶的车辆中,感受和触摸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脉搏。
“宝鸡市区分布着25个大小旅游景点,如今已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宝鸡公交一位工作人员说。为提升市民、游客假日出行体验,缓解交通拥堵,今年端午节,宝鸡公交还创新推出了“假日畅行套票”,逢重要节假日定期上线,设单日、双日、三日及五日等多个品种。购买相应套票,即可不限次数乘车。
科技赋能出行提升市民体验
“以前等公交全靠碰运气,不知道车还有多久到,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车辆的实时位置,即便遇上堵车也能掐点出门。”宝鸡市一位市民说。
以往,准确掌握高平峰客流和道路情况,让车辆和乘客实现有效匹配,始终是公交运调的一大痛点。宝鸡公交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宝鸡公交投运了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辆实时位置、运行路线、客流密度及道路状态等多源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为精准调度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宝鸡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每辆公交车的位置、速度和运行情况等动态信息,如同一张动态的公交“神经网络”。
“系统能根据站点实时客流、道路拥堵情况,自动生成最优调度方案。比如早晚高峰时段,会智能加密发车班次,最大限度地缩短乘客候车时间。”宝鸡公交有关负责人说。此外,宝鸡公交还在市区主要路段、重点站点设立了112个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这些站牌可实时滚动显示线路站点、车辆到站倒计时及公益广告。
在支付方式上,宝鸡公交也进行了诸多创新。2022年7月,宝鸡公交正式推出“宝鸡行”APP。该APP整合了扫码乘车、实时公交查询、公交卡NFC充值、定制公交及公交资讯等功能。
随着服务体系的持续拓展,“宝鸡行”APP进一步升级为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新增了网上年审、网约公交、旅游咨询、租车服务、车辆维修、驾驶培训等多元化功能,市民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城市交通服务数字化新体验。
网约定制公交也是“宝鸡行”APP的一大亮点,乘客通过App,进入网约公交模块选择上下车点并提交订单,系统便会自动匹配车辆、规划最优路线,实时推送车辆位置信息。据统计,目前,“宝鸡行”APP注册用户已达63.4万人,日活跃用户6.7万人次,已成为宝鸡市民日常出行的必备帮手。
2023年,宝鸡公交升级了年审人像识别功能,乘客办理业务过程中,不用取下口罩也能完成年审人像核对;今年5月,宝鸡公交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线上绑定公交IC卡服务,家长不但可以掌握孩子乘车动向和卡片余额,并且用手机远程就能给IC卡充值,即使公交卡丢了,卡内资金也不受损失。
今年8月,“网约公交”在宝鸡高新区试运营,打破了传统公交“固定线路、按点发车”的局限。181个站点(含54个虚拟站)覆盖高新区8.8平方公里区域。
“科技赋能不仅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也为公交运营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宝鸡公交有关负责人说,如今,宝鸡公交年客运量近1.7亿人次,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优选”。
公交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私家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个性化出行方式的快速发展,不少公交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在这一大背景下,宝鸡市把公交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不断“添柴加火”,帮助公交企业渡过“阵痛期”。
2021年4月,《宝鸡市公交专用道管理办法》出台,为公交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优先通行,显著提升运行效率,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2022年6月,宝鸡市发布《宝鸡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规定(试行)》,从源头推动建设项目与交通系统协调;次日,《关于进一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公交主体地位,构建顶层制度,推动公交发展规范化。
2024年,宝鸡公交政策保障再升级。《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办法》颁布,为公交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办法》《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考核办法》出台,完善财政补贴机制,让公交发展更科学可持续。
《宝鸡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立足本地实际,对规划建设、运营服务、安全管理、政策扶持、场站开发等作出规定,目标是构建“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为补充”的立体公交体系。明确市级部门职责,要求将公交规划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过去,宝鸡公交以燃油车为主,车辆行驶中不仅排放废气、产生噪声,还需要频繁加油,运营成本较高。近年来,宝鸡市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让低碳出行成为风尚,实现了从“黑色排放”到“绿色穿梭”的华丽转变。
2025年,宝鸡公交一次性更新了200台新能源公交车。截至目前,宝鸡市新能源公交车已实现100%全覆盖。目前已建成玉涧堡停保场、南坡村停保场、高新停保场及行政中心调度站、龙山雅居首末站等17处充电站,共840个充电终端,总功率达4.3万千瓦,可满足全部新能源公交车及部分社会车辆的充电需求。
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晓军介绍,宝鸡正致力于构建以“中心城区辐射、枢纽高效接驳”为核心的“快、干、支、微、特”五级公交服务体系。同时立足“文化+生态+产业”的资源优势,创新“公交+N”模式,打造“青铜文化体验线”“渭河风光休闲线”“钛产业园区延伸线”“高端产业园通勤环线”等特色线路,让公交成为“流动的文化窗口”和“产业服务的桥梁纽带”。
2025年“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活动(宝鸡站)启动仪式上,交通运输部有关专家表示,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这些重要部署为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