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期间,广东文旅消费市场持续高位运行,全省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较2024 年分别增长11.5%和14.2%。其中广州累计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5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18.1%;深圳更以 920.26万人次的接待量、89.4亿元的旅游总收入交出亮眼答卷,两项数据较2024年分别增长12.4%和17.6%。
在此热潮中,广深两地新晋商业地标表现尤为突出,以文化赋能商业的创新模式成为客流聚集核心,其中广州汉溪K11与深圳太子湾K11 ECOAST 双店联动,单假期累计吸引客流超百万人次,印证了广东“文旅 + 商业”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
双店联动引爆客流广深商圈添新引擎
广东假日消费市场中,商业综合体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成为显著特征。9 月29日刚刚启幕的广州汉溪K11购物艺术中心,开业首周便迎来近70 万人次客流,成为番禺长隆万博商圈的“流量担当”。作为广州第二座 K11项目,其打造的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空间,将亲子休闲、特色餐饮与艺术展览有机融合,开业即跻身城市热门打卡地。
4月新开业的深圳太子湾K11 ECOAST 海滨文化艺术区同步发力,国庆期间推出“海上升明月”系列活动,日均客流突破15万人次。这个集海滨风光与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商业地标,与前海冰雪世界、“湾区之眼”等形成文旅联动效应,成为深圳接待外地游客的重要窗口。数据显示,深圳黄金周接待游客920.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外国游客入境量激增145.2%,商业地标的文旅属性功不可没。
文化赋能消费场景创新激活市场潜能
今年国庆假期,全国服务消费同比增长7.6%,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广东则以近3000场文旅活动的密集供给,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广深商业新地标的爆发式增长,正是得益于对文化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
广州汉溪K11举办的《什么是现代艺术啊:你好啊,大艺术家》华南首展,一周内吸引近万观众,周边衍生品供不应求;其创新打造的宠物友好主题市集“1+1 友好市”,精准触达家庭与年轻客群,强化了差异化竞争优势。深圳K11 ECOAST则以非遗鱼灯巡游结合20米非遗彩灯秀,用当代手法激活传统民俗,配合深圳原创IP“奶龙”主题快闪店,引发市民情感共鸣,成为文化与商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文化赋能更带动消费品质升级。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品牌升级后,国庆业绩同比增长近47%,高端会员消费贡献增幅达160%;K11旗下项目更带动Gen-Z世代潮玩IP产品销售额增长近51%,展现出文化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强大穿透力。与此同时,珠宝黄金类商品在K11体系内实现45%的同比增长,与广东假日消费市场的品质升级趋势形成呼应。
商业文旅融合探索消费升级新路径
从全省范围看,“文旅+”“科技+”等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激活消费的关键抓手,广深商业地标的实践为此提供了鲜活样本。这些项目不再局限于传统购物功能,而是通过艺术展览、非遗活化、IP联动等多元形式,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文化体验场,与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当代艺术展等形成呼应,共同构筑起广东假日消费的“体验矩阵”。
业内人士指出,广东商业地标与文旅资源的深度绑定,既契合了政策层面扩大服务消费的导向,也精准回应了游客对“体验感”“文化感”的需求升级。随着广州双店联动与深圳项目持续运营,这种“文化 + 商业” 的融合模式将进一步释放潜力,为广东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